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服务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 法律在线咨询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观察→新闻
    


乳业这五年:一个产业的倒塌与重建


cye.com.cn 时间:2013-4-10 10:51:16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作者:李韵 我来说两句

5年前,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三鹿应声倒地,乳品业风声鹤唳信念崩溃,原本充满生机的朝阳产业,一夜之间近乎坍塌。

不仅是产业本身遭遇滑铁卢,整个中国制造食品声誉在国际上瞬间一落千丈。“2008年6月之后,一部分美国超市的朱古力和饼干架上都写着显著的大字:ChinaFree,即‘不含中国’。一家美国报纸甚至索性用《三聚氰胺腐蚀中国制造》当作头版头条报道的标题。”一位乳制品企业高管如此回忆。

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奶粉事业部总经理吴松航在行业最困难的时候曾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有朋友劝他改行,他回复:“我太爱这个行业了,不能眼睁睁看着它就这样倒掉。”

过去5年是乳业艰难重建的过程。5年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多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在规范奶源、价格、质量标准等方面屡出重拳,但乳业黑幕仍源源不断爆出。

2013年3月20日“两会”刚刚结束,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紧急召开了一次主题为“提升品质、提振信心”的乳品行业座谈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在总结时沉重地说:“限购令刚刚实施的两天时间里,香港特区就因奶粉问题拘捕了45个人。作为负责乳制品行业的同志们来说,我们心里有一种心疼的感觉。”

在黑龙江双城的寒风中,时而有奶车驶过早春萧瑟的街头。一位要求匿名的企业家说,三聚氰胺事件本应当成为乳品行业的一个起点,但遗憾的是,规则仍然没能战胜潜规则,运行机制仍未理顺,行业共识远未达成。“有些人,会永远被钉在乳粉行业的耻辱柱上。”

事实上,在2008年后,中国乳业几乎从没有过纯粹的时光,它一再被捆绑和裹胁,最先是商业利益,然后是民族感情,现在则沦为滋生群众情绪的舆论场。在香港特区政府宣布“禁奶令”后,行业信心更是跌至冰点。

“鹿”死“牛”手?

在3月20日由主管部门召集的一个行业座谈会上,伊利集团副总裁陈福泉和蒙牛乳业副总裁丁圣并排坐在一起。丁圣发言时,陈福泉不时点头表示赞同,场面颇为融洽。尤其在对待媒体问题的看法上,两人惊人地一致。

而会场之外,伊利与蒙牛——中国最大的两家乳品企业之间的搏杀与激斗一刻都没有停止。同处呼和浩特市的两家乳品企业,不可避免地展开了从奶源到营销再到管理等方面的激烈竞争。

2004年之后,蒙牛在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上后来居上超过伊利,坐上了业内第一的宝座。随后,伊利独家获得奥运会乳品冠名权,并拿下了内蒙古“一杯奶”生育关怀行动的项目。当年两家公司年中报显示,伊利的销售额超过蒙牛2亿元。双方地位此消彼长,并就此大打价格战,在市场上经常擦枪走火。

蒙牛的竞争力来自于成功进行了“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的探索。公司在与中国营养协会联合开发了一系列新产品后,没有按照惯例投巨资上厂房、引设备,而是着力通过广告宣传品牌,然后以托管、承包、租赁、委托生产等联合的办法,把区内外8个中小型乳品企业变为自己的生产车间。

此后的一年时间内,“草原双雄”摩擦不断。乳协与奶协多次出面调停战火,双方从明争转为暗斗,但手段更为激烈。2005年,双方高管曾在地方主管部门的邀请下展开谈判,约定“不打价格战了,这样下去迟早会把行业毁掉,不如一起提价”,并将提价日期定在了2005年3月15日。但这一天,伊利和蒙牛都纹丝不动,谁也没有调价。“他怕我不守信用,我也怕他不守信用。”蒙牛一位中层表示。

乳品行业内,“鹿死牛手”的说法广为流传。在双城,一位乳企高管提起多年来乳品行业的恶性竞争愤恨不已:“蒙牛用了不到10年时间就达到了三鹿30年才积累起来的规模,要说没有水分,你信吗?”

在哈尔滨,黑龙江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军喜提醒:“你们可以查一下财务报表,三聚氰胺事件前的3年时间,正是蒙牛高速成长的3年。”

北安完达山乳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昊告诉记者,三聚氰胺事件爆发的2008年之前,由于奶源没有保证,蒙牛一到旺季便四处到奶农手里高价收购奶源。“蒙牛的人多次找上门来,张口就开出高出市场20%的收购价格。奶农跟我们签订的是长期供奶协议,本没有多余的奶卖给蒙牛,但不符合标准被我们拒收的奶,掺了水的奶,蒙牛都会收。2008年之前,奶业的负面消息大多数是跟蛋白质含量不达标相关的。”

抢奶的直接后果,便是奶源质量失去保障。刘昊说,因为当时奶价已经远超市场正常水平,原料奶蛋白质含量不够时,在利益的驱使下,衍生出了靠添加三聚氰胺提高蛋白质检测含量的行为。“在出事之前,往奶里添加三聚氰胺已经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如果完达山当时没有自己的牧场,同样会陷入三聚氰胺风波。”

双城一位乳企高管称,蒙牛发起的抢奶行动,彻底打乱了中国乳业的生态平衡,并点燃了三聚氰胺事件的导火索。“但出事后,三鹿为整个行业偿还了欠债。”

在三鹿倒掉后的一年时间里,三元仍然饱受其拖累。一位三元管理层人士向记者证实:“你在家乐福买一罐三元婴幼儿奶粉,不等你结账,就会有不明身份的人悄悄过来提醒:三元的奶粉是三鹿生产的,三鹿你知道吧?就是三聚氰胺出事那个。还是买蒙牛吧”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4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热点
·相关工具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