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漏诊、误诊、“跨界”手术、作弊代检……就在专业体检机构方兴未艾之时,大量的纠纷与乱象已频出,而这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不为所知的灰色链条和利益追逐,让体检业逐渐从健康管理演化成为了一种单纯的盈利手段呢?
体检错误为何频发:体检业乱象调查
体检机构,到底能够做些什么?
消费者于先生就遭遇过这样的认知尴尬。他所在的单位每年组织到慈铭进行体检,在2012年的体检中,牙科医生告诉他有两个蛀牙。
“我从来没有蛀牙,但医生这么说了,我重视了起来。”于先生表示,在体检过程中,几乎每个同事都被体检医生发现了一些“问题”,牙科是发现问题最多的之一。
“医生说现场就能补,话语中带有诱导性质,称如果蛀牙不补上会产生严重后果。我问了下,他告诉我补两个蛀牙共500块钱,我想了想就同意了。”于先生直接就在检查台上让负责体检的医生补了两个“蛀牙”。
补牙看似简单,但也属于牙内科手术,应由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当时于先生并不知晓这一切。3个月后,他突然发现两块补料掉了出来,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去专业医院进行了检查。
检查结果令他大吃一惊,于先生称:“医院的医生告诉我,我根本没有蛀牙,当时补的只是两个牙缝。而且所用补料材料很差,所以才会掉出来。”他向慈铭体检投诉这一误诊后,慈铭方面表示将负责重补。
慈铭体检,目前正是国内最大的体检机构,拥有60多家门店。在2012年披露的招股说明书中,慈铭体检透露,单个体检机构毛利率普遍高达50%以上。
就在于先生陷于这个误诊的低级错误之时,包括慈铭在内的体检业却正笼罩在“医疗健康领域新贵”的光环之中。
4月12日,市场爆出信息,高盛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潜入”爱康国宾健康体检管理集团,两家机构共投资1亿美元,以帮助爱康国宾扩张体检机构,开发新的业务。
即便在一个月之后的5月16日,爱康国宾董事长张黎刚还是难掩兴奋,因为爱康国宾在创立8年后,营业收入就达到了8亿元。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张黎刚更是放出了卫星,称再过一个8年,公司的收入将达到100亿元。
每年的增长率高达40%,吸引了高盛这样的机构倾囊相投;而且爱康国宾的地盘还在不断扩大,仅2013年以来,爱康国宾就在成都、长春、江阴、南京、天津等地新开了6家门店,总门店数达到40家。
但任何一个高速扩张的行业都不免带有后遗症,这一点已经在乳业、运动品牌、证券业以及高端餐饮等一系列行业中得到印证,体检业也不例外。在慈铭、爱康国宾、美年大健康等体检机构逐鹿的过程中,体检业也从健康管理慢慢演化成盈利手段。随着规模的扩大,体检机构本身的毛病也在被一点点的放大,甚至影响到这些机构的发展。
乱象丛生的体检业
“很多医生在体检机构兼职属于违法走穴,这是导致误检错检频发的原因之一”
在接触专业体检机构之前,很多人对体检的认识其实是模糊的,以至于不知道体检机构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事实上,遭遇上述类似情况的并不止于先生一个,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慈铭体检北京中关村的一家门店,也在牙科体检中推荐补牙服务。”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