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国创业者都将丰田喜一郎家族与丰田公司所保持的关系视作家族企业传承的一个范本。时至今日,丰田家族在丰田公司的控股已不足2.5%,尽管公司内部也有着家族与外姓人之间的派系斗争,但丰田家族成员始终担任着丰田公司的要职,牢牢控制着丰田的前进方向,丰田现任总裁丰田章男就是创始人丰田喜一郎的孙子。但丰田的奇迹离不开日本社会对于创始人特别尊崇的文化环境,日本人对于丰田家族的认同感已经形成了一种金钱也难以改变的强大力量,而在欧美,这种单向度的认同并不常见。
于是,欧美部分的企业创始人也会采用一些特殊机制以确保自己和家族对于公司的统治地位。以瑞典的瓦伦伯格家族为例,通过发行拥有投票权和不拥有投票权两种股票的AB股制度,瓦伦伯格家族得以在他们参与创办的几家瑞典大公司中,通过拥有少量股份就牢牢占据大多数投票权,这让后来的外部投资者无论占有多大股份,也无法干预企业经营。谷歌的两位创始人布林和佩吉也拥有效力10倍于普通股投票权的所谓“超级投票权”,不过这种做法总体来说并不常见。
一个由创始人一手主导的企业难免总有一天会面临抉择,如果始终保持家族式封闭经营,那么企业可能会停滞不前,或者在市场竞争中输给一家治理结构更加合理的公司;而如果创始人想让它成为一个公众公司,那么他就要冒着可能失去控制权的风险。浓墨重彩的国美大片,就是将这个长期选择通过短短十几分钟的Cye.com.cn股东投票加以戏剧化的表现。到底是该攥紧拳头牢牢抓住手中所有,还是摊开双手去试图拥抱更多,创业者终有一天会面对这个问题,而他们内心的选择,恐怕大都是成为公众公司与继续牢固掌控二者兼得。而希望实现这一目标,除了从制度和股权结构上对外部投资者和内部人进行防范,恐怕最根本的还是让自己成为最符合股东利益的选择。
2000年的苹果大会上,回到苹果已三年的乔布斯站在舞台中心向观众宣布苹果当年的财务佳绩,以及他即将去掉自己“临时CEO”头衔中的“临时”字样,情绪高亢的苹果粉丝开始不断高呼乔布斯的名字,场面如同教徒恭迎天神下凡。此时,这个曾被亲生父母遗弃、心理学家认为内心充满着强烈不安全感的男人,已经用不着担心他会被苹果公司再次赶走。因为比起乔布斯之于苹果,苹果已经更加离不开乔布斯。尽管现在所拥有的股份比当年遭驱逐时还要少得多,但在忘情的呼喊声中,脸上始终洋溢着温顺甚至谦卑笑容的乔布斯明白,他已经把这颗光溜溜、金灿灿的苹果,牢牢地攥在了自己的手心。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