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2年,商战更是越来越凶猛,而且借助于微博的病毒式营销,商战规模越来越大,参展方也越来越多,影响也越来越远。上文中提到的“小三大战”、“815电商大战”、“3SB大战”就是很好的例子。
你知道周鸿祎的360为什么取名“奇虎360”?要做互联网丛林里的王者——老虎,而且懂得360度全方位出击,还懂得出奇招,险中求胜。“我们必须不断地进入新的领域,不断地进攻,敢于把人家手里的饭碗抢过来。要成为王者,我们必须敢战,善战。”这是周鸿祎的解释。
这两年里中国互联网领域每年至少一两次大规模商战,打得都比较难看、比较惨烈,甚至都涉嫌人身攻击。若在十年前,彼此虽然激烈竞争,但是一般不伤情面。在知名IT评论人谢文看来,产业本身的竞争程度加剧,是深层次的原因之一。
过去做一个方向的只有一两家实力比较强大的公司,而现在在一些比较难做比较复杂的方向上,比如像搜索,都有若干家大企业在里面打。中国和美国的情况很不一样。在美国,同一个领域里竞争的顶尖公司,彼此各有特点,是错位竞争,而不是面对面的同质竞争,“中国现在同质竞争的情况很严重。”
竞争边界的日益模糊,更是加剧了企业之间摩擦、冲突、交锋的概率以及交火的激烈程度。
以前你可以说新浪靠做门户获取流量,360就是靠杀毒、浏览器,QQ以IM网络用户,阿里巴巴搭建了B2B、C2C的平台,而现在的情况是,各家各户的平台化趋势日益明显,竞争的边界越来越模糊。360要去做搜索,阿里巴巴在金融领域的异军突起让舆论惊呼“让银行颤抖吧”,QQ成立电商控股公司,一直被诟病缺少“电商基因”的它意欲要大展拳脚等等。在马旗戟看来,未来互联网当中的主要参与者和从业者的竞争边界,特别是几大平台的竞争边界会越来越模糊。
同时,中国互联网的“人口红利”正在退去,新增用户的数量和速度比前些年大大降低,争取用户的成本更高,难度更大。
“当新增用户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小,虽然绝对数量还在增长,但是增加速度远远不是过去的40%—50%时,这对很多企业的成长就造成巨大的威胁,如果市场份额本来不大的话很难做大,因为争夺现有用户让他们改变使用习惯成本是比较高的。”谢文认为。
两强互斗
胜过“一个超级垄断”
在3B大战中,资深IT观察人士王冠雄注意到一个“怪现象”:百度被360进攻,反而有不少行业厂商和站长支持挑战。
同样的情形,出现在3Q大战中。当时很多人都没有站出来为腾讯说话,360反倒拉拢到一些小网站一起“打企鹅”。
为什么?一家独大不利于行业发展。
“搜索是PC互联网分发流量的中枢,中国互联网苦搜索垄断久矣。”王冠雄认为。在他看来,百度不可战胜的金身已被打破,随着挑战者搜狗、360的继续努力,市场将不断松动,百度的议价能力将慢慢下降。“现在许多大客户都非常关注百度流量降了多少,搜狗、360的转化效率怎么样。越来越多的渠道代理商,也在关注新兴搜索势力的成长。市场会在博弈中形成新的平衡。”
有垄断就有垄断收益,一旦有挑战者举旗并且愿意大幅让利,一定是产业链上的合作者乐见的。
“360推出搜索引擎,让业界和用户有了更多选择机会,是件好事情,因此得到了不少支持。垄断需要竞争去打破,这是大是大非。搜索引擎对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持续繁荣至关重要,应该有更开放的竞争。”
“从江湖现实出发,两个垄断打翻一个剩下一个超级垄断就是悲剧,两个垄断相互削弱成为两个亚垄断就是喜剧。”知名IT专栏作家程苓峰在《江湖人眼里的3B大战》中这样写道。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