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 是什么让你决定去做产品?
洪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同时在做产品和技术两方面的工作。很多时候角色比较模糊,无论在谷歌还是小米,工程师对产品的角色也有很多发言权。最后转去做产品是因为我的想法能够更快地被实现,而且虽然我也很擅长写程序,但或许不是能做到最顶尖的那个人。
王坚:我就是喜欢互联网,大学毕业后就决定进入这个行业了。最开始在深圳四处碰壁,没有经验,也不是专业出身。后来进入一家创业公司,那个时候也没有确切的职位描述,基本上就是做网站策划这一类的工作。
马占凯:最初我不知道产品经理这个职位,以为要进入互联网只能编程之类的,但尝试自学ASP等后没什么进展,也不喜欢。但在那个时候,我已经有了利用搜索引擎做新一代输入法的创意。一开始我向百度投去了4封信提百度拼音输入法的设想,没有得到肯定,又转投了许多搜索建议给搜狗。得到搜狗的面试机会之后,我针对它的搜索引擎研究了三天,提出了100多项建议,其中包括搜狗拼音输入法的设想。这些建议让我抓住了最后的面试机会,以无专业背景和经验的身份进入搜狐研发中心。后来才说服VP推动了输入法的立项,并担任了第一任产品经理。
刘亚平:我喜欢自己设计的产品可以被应用,虽然工业设计也是一样,但周期实在太长了。另一方面我当时的专业是在计算机学院,也有潜移默化的关系。
Q3 第一次听到产品经理的概念是什么时候?
洪峰:我一直没有所谓某个时刻醍醐灌顶的感觉。做产品就是很朴素的想法,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喜欢。它就是达成一个目标,做出一件东西,放在古代的话,大概就叫手工艺人吧。
王坚:2004或2005年吧,找工作的时候听说的,觉得有一个名词把我之前的工作框进去了。腾讯应该是最早有这个概念的,后来我也进入了这家公司。
马占凯:应该是进入搜狐以后了。最开始我并不了解产品是做什么,互联网也还在初始状态,百度类似的职位叫做产品市场经理,这些概念还来自于传统企业。一开始我的工作也就是助理的状态,做的事情很杂,包括整理数据,梳理文档等等。
刘亚平:我在UT斯达康实习的时候听说的,虽然这是一家传统思维的软件企业,但它们也有产品经理。我当时的理解不确切,以为就是做项目,在指定时间内把东西发布出去。
另外,这个行业里面对于产品设计师的误解还是非常多的,在腾讯设计中心的时候,我们曾经都被人叫做“美工”。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