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介和:热衷收购国企
2005年胡润百富榜揭晓,在2004年仅以15亿元名列第66位的严介和,以125亿元身价蹿升至第二富,成为一匹最引人注目的富豪“黑马”,风头甚至盖过首富黄光裕。
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坐拥125亿财富的严介和比较陌生,但他所有的太平洋建设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民营基础设施建设企业,也是惟一一家拥有国家公路和市政工程两个总承包一级资质的民营企业。其下属的企业主要从事公路、市政、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同时涉及机械、新材料、化工、陶瓷、建筑、地产等多个领域。
事实上,直到2002年,这个集团的年产值也不过20亿元,真正令严介和的身价急剧膨胀的是,2005年初开始的一系列对国有企业的并购。到最新一期福布斯财富榜公布的时候,严介和已成功收购了31家国有企业,涉及资产总额达60亿元。
胡润榜对他的评价是:“严介和的异军突起则是因为他的企业能够介入一个相对垄断且符合经济规律的行业——基础建设。”而这也引发了一连串考问:且不说太平洋建设集团最初从事的公路、市政、水利等基础设施领域壁垒重重,非一般人所能觊觎,仅一年内何以年产值不过20亿元的身家去收购高达60亿元的国有资产?
因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属于公益性产业,投入高、回收期长,如果年产值20亿元的话,其利润不应超过2亿元。否则的话,就是暴利,与其公益性相违背……各种猜测纷纭。
另一方面,严介和又被誉为国有亏损企业的救世主,他本人在国内不少城市被奉为上宾。
“太平洋没有任何‘原罪’,我们的第一桶金来得非常干净。我们没有任何不可告人的东西。”这是严介和对于众多质疑的回应。
在严介和的词典里,“国企”就是“国人企业”,而“私有公用、私营共有、权力公众化、资产社会化”是对“国企”的诠释。其中,摒弃家族制和家族化,“零血缘”、“零情缘”、“零地缘”则是严介和特别强调的管理法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