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根生:
借道“超女”营销大赚
“就像核聚变,传媒与资本碰撞在一起,放射出的是比它们简单相加多得多的巨大能量,这是完全值得写进教科书的经典案例。”一位资深乳业人士这样评价“蒙牛酸酸乳”和“超级女声”的绝佳组合。
显然,从2005年3月开始持续到8月的这场全民狂热背后,“超级女声”幕后“大佬”——蒙牛乳业才是最大赢家。数据显示,蒙牛乳业2005年7月8日香港联交所开市价为每股4.88港元,而到“超女”决赛前夕的8月19日,股价直线飙升,至当日收盘的5.8港元。
2005年8月23日,蒙牛乳业在香港发布了其2005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公司上半年营业额由2004年同期的34.73亿元已上升至47.54亿元,其中,蒙牛酸酸乳的销售额已经达到10亿元。
据蒙牛集团透露,为购买“超级女声”节目冠名权,蒙牛乳业投入了2800万元。在竞得冠名权后,为了投放“超级女声”标志的公交车体、户外灯箱、平面媒体广告,蒙牛又追加了将近8000万元的投资。总算下来,蒙牛为这个节目提供了超过1亿元的资金支持。
事实上,蒙牛向来善于借助媒体造势。蒙牛产品于1999年4月问世后,5月便与中央电视台签订了第一份广告合同。从2002年至2004年,连续三年,蒙牛都是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赞助商、座上宾。而且,蒙牛没有错过任何一个大事件所蕴涵的商机,无论是“神州”五号发射,还是连战、宋楚瑜的大陆“和平之旅”,时时都能看到蒙牛借助传媒之势的市场运作。
牛根生曾经坦言,媒体在现代企业发展、造就品牌过程中,所起到的喉舌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中国近十年的品牌建设中,没有一个现代企业品牌发展和媒体没有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