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由于电子信息网络在商务活动中的应用,全球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它不仅改变着传统的商务活动模式,而且对产业间的融合与经济结构调整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新的市场格局和游戏规则正在形成。由于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作用,国际社会正在发生两极分化,数字化鸿沟日益加深,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地区、传统产业乃至弱势社会群体将面临更大的生存性挑战。?
新的世纪是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世纪,在本世纪上半叶的国际竞争中,创造性地运用信息科技的能力将是培育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由于基于信息网络的商务活动能够跨越各部门乃至国家间的界限,因此,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一些发达国家改善商业环境、促进经济增长、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一般条件。对此,入世后的我国应从战略的高度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将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推进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一项长期基本战略。
全球电子商务浪潮正在为社会带来电子与商务两个层面的变化,前者是商务手段在“用”上的变革,后者是商务内涵对“体”的演进。正如电子显微镜的出现使得人类对生物的认识从中观到微观、超大规模计算机的使用使得人类可以破译遗传基因密码一样,电子商务实质上是信息技术对传统商务活动的一场工具性的革命。这场革命引发了一系列高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应用。?
与电子商务相比较,传统商务是高成本、低效率和粗放型的。其最大弊端在于生产者与客户之间的信息渠道不畅,由于信息反馈周期长,结果常常导致经济周期性波动,并影响宏观经济稳定。此外,传统商务还容易在中间环节发生各种浪费,滋生腐败。电子商务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商务活动的“直接化”和“透明化”。电子商务的“直接沟通”满足边际成本递减法则,“透明化”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经济秩序,从而提高效率。值得指出的是,电子商务不只是将交易放到互联网上而已,其重要意义在于,因交易过程、交易主体和交易内容的虚拟化,传统的生产流程与经营管理模式都将得到再造。?
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电子商务在基础环境建设、企业参与以及商务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电子商务的发展从一个侧面有力地支持了我国信息产业迅速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同时,也为入世后我国实施第三步发展战略,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调研结果表明,我国一些大中型企业在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改造企业传统生产管理流程、开展在线交易等方面,已经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有益的实践。?
然而,我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社会信息化水平、尤其是企业信息化水平仍然不高,因此,从总体上来讲我国电子商务仍处于起步阶段。调研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占总交易额的比例较低。2001年,B-B交易的市场规模不足260亿美元,B-C交易的市场规模仅为21亿美元,二者均未形成经济规模。此外,由于我国企业现有的组织结构形式以及经营模式等尚未与国外完全接轨,因此,企业文化的各种冲突导致了企业资源规划(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欧美新型管理方法和工具在我国的应用情况也不尽如人意,完全成功的例子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