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出版社这次能胜维利一轮,他们实际上也很可能获胜,但我还是认为,25%的版税率不能够长久维持下去。随着越来越多的出版经营向电子书转移,没有大出版社身上那种历史包袱和成本的公司,将发现支付更高的版税率很轻松,而版权代理公司会不断算计能承受得起的销售损失是多少,最后仍然回到提高电子书版税率的老问题上来。亚马逊从今年1月与麦克米伦征战中应该能学乖些,因此,在沙地上画一条你根本防不住的防线,并不是聪明的经营之道。我希望纽约的每一家大型出版社都会从中学到一些教训。
提高版税是大势所趋 我在家里写这篇文章的同时,与几个聪明人交谈,他们问,电子书的版税率应该“比精装本高还是比平装本低”。我的回答是:对此我没有成见。单从逻辑上讲,我认为禾林或者欧莱利的电子书作者应该拿比六大出版社电子书作者低一些的版税,因为禾林和欧莱利的品牌力量推动了Cye.com.cn电子书销售,而六大出版社的品牌就没有这种推动作用了。如果在不同品牌的出版社出版相同作者的相同作品,那么销售结果也可能是不一致的。要是彻底贯彻这个思路,将意味着每一个图书出版合同都应一事一议、以不同的方式谈判拟定。这当然是不现实的,我可不喜欢鼓吹不现实的做法。
出版社应想办法在标准上制定尽可能低的版税率,只要产业链上的贸易伙伴不产生敌意,就可以了。出版社给品牌作者今天25%版税率,以后版税率怎么定到时候再说,这个做法根本是不现实的。脑筋太不灵活了。我的意思是说,任何提出标准版税率25%直到成本收回、然后执行35%的版税率的出版社,只能图个眼前舒服,除非是那些最大牌的作者,出版社只能将就着(要不就改变预付版税的计算基准,因为预付版税本来就不指望收回成本)。但是,现在聊的所有解决办法,都是临时性的,解决一时之需的,这种做法不能长久。当电子书的市场份额超过50%的时候(预计2014年到2015年间就能实现),即使50%的高版税率,都行不通。
麦克·沙特金/文林成林/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