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通用航空市场的投资热,正在多个城市悄然兴起。
近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的《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彻底拨开了通用航空市场的迷雾,井喷式的投资活动愈发明显。在这当中,各个地方政府、各路社会资本,跃跃欲试。
“这是一个新的时代,通用航空市场被创造出来的产业链规模至少在万亿级别”,一时之间,各方人士带着这个消息奔走相告。
正是在这样的预期之下,从哈尔滨到西安,从外资到民营,一个接一个的通用航空项目相继进入了筹备、待批的状态。在眼下正在举行的珠海航展上,通用航空项目,无论是通用飞机的制造还是后期的维修培训,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受到众人的问津和追捧。
11月19日,据某民航局人士透露,通用航空的发展规划当前已经正式被提上议程,接下来的几年里,这个市场必然会成为民航界自社会资本参建航空公司之后,最具吸引力、最热门的投资领域。
“通用航空的装备制造已经被列为十二五重点战略新兴产业,有关空域管理体制改革正在重点推进,”他说。 西安模式:新版航空梦“小成”
此前,民航局有关新成立航空公司的禁令一度击碎了地方政府的航空梦,但是通用航空市场的破冰,让地方政府的这个梦想重新有了的落点。
11月10日,中国首家民营通用航空机场专业管理公司在西安成立。该公司由西安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西安武隆集团公司、西安航空基地管委会共同投资3000万元组建。在签约仪式上,西安航空基地管委会主任金乾生对通用航空产业寄予厚望。“越来越多有远见的投资者开始关注通用航空产业,通用飞机正在为我们开启巨大的财富空间。”他说。
金乾生就职的西安航空基地管委会,下辖的是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在本届珠海航展上,该基地的项目格外引人关注。 这几日,西安航空基地管委会副主任李西宁已经先后与香港精明公司、瑞士PilatusAircraft公司、亚飞太平洋公司等航空企业分别进行了商务洽谈,就新型航空材料及零部件生产、通用航空培训、通用飞机销售等项目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航空产业高级咨询师吴瑾旻表示:“从整体上来说,现阶段西安阎良的这个通用航空基地是最专业、最完整的。”她所在的航空产业专业咨询机构新加坡印集团,正与国内多个地方政府、机构就通用航空市场事宜接触。
据西安航空基地管委会介绍,该基地现有四个专业分工的园区。其中,阎良制造园区重点发展大中型飞机制造、大部件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和零部件加工等;蒲城通用航空产业园发展通用飞机的整机制造、零部件加工、航空俱乐部、航空旅游博览等,这同时也是民航局确立的国内唯一一个“通用航空产业试点园区”;咸阳空港产业园则是发展民用飞机维修、定检、大修、客改货、公务机托管、零部件支援、航空物流等项目;另有宝鸡飞行培训园,依托宝鸡凤翔机场,重点发展航空培训、航空旅游、航空文化和航空运营等。
西安航空基地通用航空产业园区主任马小琦表示,每个园区在招商的过程中,都在有意地、且因地制宜地选择那些与通用航空相关的项目入园。 “发展到今天,通用航空市场的前景才明朗了。现在回头看来,我们几年前的决定是正确的。”他说。
2006年,西安航空基地在争取空客320组装线项目未果后,开始调整思路,把发展方向转移到通用航空市场上。
马小琦说,当时通用航空这个概念在业内还很陌生,但是,在与国外同行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发现随着民航产业的发展,通用航空将会是今后的大势。“这是一个理性的选择过程,那个时候政策还不明确,我们算是先行了一步。”他说。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西安航空基地产业总投资已经超过300亿元。
经过五年的时间,该基地现已形成了全国唯一的集飞机设计、整机制造、试飞鉴定、强度检测、专用装备制造、航空材料制备、零部件加工、航空服务等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航空产业链条,以航空发动机、机载系统、航空大部件、航空新材料为分支产业,以航空零部件加工、航空维修、转包生产、航空相关设备、航空教育培训、航空旅游博览等为配套产业的完整产业体系,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对于通用航空应该采取何种模式发展,现在还处在调研阶段,西安集合做产业链的这个做法有它的好处,但是不是应该推广,这个还需要慎重。”上述民航局人士表示。
不过,他同时指出,航空产业是专业性强、带动力大、门类异常复杂的高新技术产业。世界航空产业的发展也证明,一个领袖型航空企业,在它的塔尖下必然存在着从系统集成商、大部件供应商、小部件供应商,直到零部件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等等成千上万个配套企业构成的庞大塔基,这是现代航空业的一个业态特点。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