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
在商业银行信贷扩张动力较强的情况下,向金融机构提示贷款过快增长的风险,传达宏观调控意图。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控制信贷投放总量和节奏,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优化信贷结构,合理控制基本建设等中长期贷款,严格限制对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加大对“三农”、就业、服务业、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督促金融机构加强对受低温雨雪冰冻和汶川地震灾害影响较大地区的金融服务,支持灾后恢复重建。
五是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
中国农业银行改革的基础性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中国人民银行正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修改完善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施方案。国家开发银行的商业化改革稳步推进,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筹备中。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截至2008年6月末,对1771个县(市)累计兑付专项票据1206亿元,有效化解了历史包袱。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增强,支农服务改善。
六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快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进一步发挥市场供求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在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同时,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同时,修订发布《外汇管理条例》,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打击跨境资金违规流动,加强异常外汇资金流动的部门协调和联合监管,建立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制度,完善企业货物贸易项下外债登记管理,完善外债指标管理。进一步完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及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制度。推进外汇市场发展,更好地满足市场主体规避汇率风险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