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密切关注物价形势及其变化
当前,稳定物价工作面临着复杂的局面。经济中既存在可能引起物价上涨的成本推动因素,也有物价出现持续回落的可能。因此在政策把握上需要特别谨慎。
当前通胀压力主要来源于成本推动因素。从国际看,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将政策重点从抑通胀转向保增长。在相对宽松的货币条件下,一旦市场信心有所恢复,国际商品价格就可能重拾涨势。而且随着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和要素价格出现趋势性上涨的可能仍然存在。从国内看,也存在较强的工资和成本上涨预期。9月份PPI涨幅仍达9.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高达22.9%,有进一步向消费物价传导的压力。
但如果全球经济放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显著回落,推动CPI和PPI上涨的外部力量也会趋弱。近期,纽约原油期价跌至80美元左右。国际煤价最近一个月内下跌近25%。这意味着,我国通胀形势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2008年4月份以来,我国CPI逐步回落。9月份食品价格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环比下降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当前物价有下行动力。
总体来看,未来通货膨胀形势有可能出现交替和反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