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放宽中小城市户籍限制
“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
解读:城镇户籍是享受教育、医疗、廉租房等城镇公共服务的前提。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不到50%,选择加快城镇化作为切入点,将使农民工在城乡之间的流动逐步稳定下来,为消费提供较大增长空间,并推动城乡差距问题的解决和维护社会稳定。
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央去年提出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任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李成贵认为,“调结构”更进一步说就是“调整城乡结构”,“加快调整城乡结构,不仅可以开发潜在的就业机会和市场需求,保持经济增长,而且是实现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选择”。
随着今年家电、汽车的纷纷“下乡”,政府提供的补助不仅提高了农民的购买能力,加快了农村消费升级,也促进了两大产业的结构优化升级。
“留在农村的农民当不好农民,转出去的农民又当不成市民。”李成贵认为,这是我国目前城乡结构中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国共有6亿城镇人口,城镇化水平达到了45.68%,但其中有1.5亿是进城农民工。
“进入城市后,农民生活成本将会提高,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认为,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也有专家分析,这一举措对扩大居民消费有最直接的作用。不过在目前的收入分配格局下,如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改革现行的收入分配格局也需同步进行。
4 放宽中小企业市场准入
“要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和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增加就业、发展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放宽市场准入,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
解读:经济企稳回升后,经济增长的动力亟待由政府投资向市场驱动转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推进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小企业发展极为不足,是我国目前中等收入水平人口少、经济内生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说,我国目前每千人拥有企业11个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5个左右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25个左右的水平。
贾康表示,关键是要对社会资本投资给予国民待遇。除法律特别规定以外,应允许社会资本以参股等方式进入金融、铁路、公路、航空、电信、电力以及城市供水等基础和垄断行业。
对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和小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放宽市场准入,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