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
“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加强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
解读:近来房价飙升使明年的房地产政策走向备受关注。“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的提法意味着中央并未改变2008年10月出台的房产优惠政策的指导思想,尤其是针对“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的优惠政策不会改变。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属于中性偏多;宏观经济政策偏宽松,总体上有利于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商品房销售。
“此次会议并没有明确提出‘抑制投机和稳定房价’,说明中央并不特别担心明年的通胀问题。由此推导,中央也没有特别担忧资产价格上涨的问题,包括房价上涨。”杨红旭分析,“明年继续加强住房保障顺理成章。因为加强住房保障是一个中长期发展规划,未来几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将频频提及”。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了不同的意见。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认为,去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就已经存在泡沫,在金融危机来临时,若国家不出台一些扶持政策,特别是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房地产行业的泡沫将会被挤掉不少,如今这个泡沫被越吹越大,“如果说2008年房地产市场存有50%的泡沫成分,现在这个数字将是70%。”曹建海强调。
曹建海认为,二手房营业税政策执行一年以来,对实体经济和拉动内需其实并无实际上的帮助,应该按原有计划退出,即到年底不再推。
8 管理通胀预期
“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解读:一年来,宽松的货币政策曾让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一词异常敏感。不过会议并未提及“防通胀”。“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加重“通货膨胀”预期吗?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表示,通胀预期当前正在形成,但预防通胀并非代表马上就会有通胀。通胀是否发生,实际取决于各方面政策,“希望明年能把通货膨胀控制在5%以下”,如果国民收入增长超过通胀率,则通胀并不会带来实际的损失。
陈凤英昨日分析:“明年全球性通货膨胀出现的可能性不大,可能会存有适度的通胀。今年国际原油价格仍维持在80美元/桶以下,明年可能也将维持在80美元/桶左右,只要国际油价不出现大幅度上涨,通胀预期不大,通胀问题应该是2011年至2012年要考虑的问题。”
此外,也有专家担心宽松的货币政策加重了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对此,陈凤英分析,4万亿投资的项目很多其实是“十一五”规划内的,如铁路、核工业等,也有很大一部分投向了灾区建设。在实施过程中,为了保增长,这些资金投向了此前已存在产能过剩的行业,如钢铁、水泥等,政府层面已经关注到这些,在今年年初就制定了遏制产能过剩的政策,各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细则也正在逐一公布实施,但政策会有一个滞后期,产能过剩肯定还将影响到明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