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毕业前的几个月时间,他们对成都的校园消费市场做了一个调查。结果令他们大吃一惊:成都市的13所主要高校共有在校大学生41万人,大学生的生活必需消费和其他可支配消费的总额超过了21亿元。校园消费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蛋糕,这一调查结果更加坚定了他们的信心。
2006年8月,刘洪燕和4名同伴注册成立了“高效文化公司”,开始正规运作《校园消费》杂志。刘洪燕担任总经理,其余4人分别负责公关、市场、策划、编辑、发行等工作。
手握《校园消费》这张王牌的高效文化公司,目前已经雇用了25个专职员工,还为200多名大学生提供了兼职岗位。迄今为止,《校园消费》的广告收入已超过百万元。北京、上海、重庆以及成都本地的一些传媒集团、风险投资机构纷纷表达了合作的意愿。
羽翼渐丰的高效文化公司已经开始筹划更大的事业了。除了《校园消费》杂志,公司正在为企业做面向高校校园的整合营销:市场调查、品牌推广、活动策划等立体式营销战略。
毕业创业之 经验篇
吃巧克力吃出来的生意经
大男生也那么爱吃巧克力?人家不但恋巧克力的香,还赚巧克力的钱。
巧克力让他吃了个遍
高常壮的身材有点胖,这跟他喜欢吃巧克力有点关系。市面上几乎所有巧克力他都吃过了,时间长了,高常壮对巧克力有很深的了解。平时,高常壮买巧克力也花了不少钱,他决定自己开一家巧克力店。
有了开店的想法后,2006年,大学毕业后,高常壮到各大商场考察各家巧克力店经营的情况,发现他们经营的情况不是很好,主要是经营模式不理想。之后,高常壮又上网查找资料,最后决定开一家DIY巧克力店,顾客自己动手做巧克力多有纪念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