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总说富人离我们很远,那么,这一次我们就让他们彻底裸露在你眼前,一切原来这般简单,他们是富人,你也可以成为富人,你甚至可以不分任何行业,只要做到极致,你就是他们。

有趣的财 无趣的富
【理财周报主编】 夏日
“大陆只有有钱人,没有富人。”几年前,曾经的同事罗绮萍这么说过。
“爸爸你只算个有点钱的人,算不得富豪”,与《福布斯》富豪榜纠缠了十几年的一位朋友,他女儿曾从美国打电话跟他说。
作为与财富打交道的媒体的主编,我也左右为难,财富是个什么东西?
有位朋友刚刚说过,她的一位同事路上开车,遇红灯踩刹车,头同时趴在方向盘再也没起来:钱有什么用?
一位在平安保险供职的朋友又告诉我:每年他们都开一个最优秀业务员大会,许多人因为卖保险而使暗淡的人生放出光芒:财务自由是命运的杠杆。
作为媒体人,通过财和富洞悉许许多多,一个一个鲜活的命运和曲径通幽的故事,是一件幸事。
两年前,《理财周报》操作策划“中国3000家族财富榜”,那时我们懵懵懂懂,但一不小心引爆了一个引信,读者、客户一下子涌过来,让我们惊喜,当时觉得是一份偶然,但今年再次策划后,同样引起轰动,起码是再也很难找到那一期报纸了。这也许就是市场的一个兴奋点。
而富人群体的崛起已是一个全球话题,据招商银行(600036,股吧)的一份调查,到今年中国人持有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被称为高净值人群将达到32万人,而这32万人的投资能量是9万亿。
理财周报创刊时曾用过一句宣传语:1亿投资者的彷徨,1千万中产家庭的渴望,1百万份的发行理想。两年多过去,理财周报立志要做“财富风向标”,对当初的理想更从未忘记,经过两年的磨砺,我们更知道,这份理想将寄托在一个又一个的财富群体身上,寄托在你身上。
而“第一桶金”永远是个谜,而睁大双眼看清魔术同样是一件有趣的事,有时是一件励志的铭牌,这个群体将会改革全世界的消费能量。
“寻宝”游戏现在开始
【理财周报运营总经理】 梅波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寻宝”情结。
我最初的“寻宝”情结可能来自史蒂文森的《金银岛》。那本书为我勾勒出一个充满神秘、财富和冒险的外部世界。令我神往,也让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N种想象。这种情结可能是我22岁时独自来广州闯荡的原因。
也许每个人的血液里都有这样的基因,只是一直在等待合适的时间、地点和空气被激活。
任何财富行为都是一次寻宝过程。少年时埋下种子,青年时打造专业“寻宝船”,30岁前后扬帆出海。
在我认识的富人当中,最有传奇色彩的寻宝过程可能是王滨。他先是一名警察,后来改行做修车厂,又做证券咨询,再后来是移动SP业务,最终把公司卖给新浪。套现之后他成为“船长”,两度驾驭无动力帆船纵横四海,从法国漂洋过海回到中国。在海上极度绝望和极度美好的时刻,他写了不少歌词,今天在“钱柜”里面都能找到。
“寻宝船”起航必须顺流而下,这一点你也许不会反对。事实上,每个时期的财富积累,都有那个时代的特征。事实上,每个时期的财富积累,都有那个时代的特征。比如周成建,美邦服饰(002269,股吧)实际控制人,一个只有品牌没有工厂的被很多人效仿的商业模式,以前曾经被认为是“空手套白狼”,一如当年的牟其中。比如冯仑、潘石屹等等,无不是抓住房地产改革初期的机遇。今天,地产行业竞争进入“大鳄”阶段,机会已经越来越少。
不过,还是有人抓住这个行业为数不多的机会。就在几周前,我认识的另外一个地产界精英——陈劲松,经过几年苦战之后,终于成功将世联地产送上中小板,把自己变成富豪俱乐部的一员。他的模式也不复杂,和万科不同,他们不是自己造房子,和陷入倒闭传言的顺驰不同,他们不是做中介,他们帮别人提供卖房子的解决方案。
IBM之后,解决方案提供商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商业模式。在任何领域你几乎都可以看到这样的身影,即将在创业板上市的北京立思辰(300010,股吧)就是如此。去年冬天,当我和池燕明在北京一家酒楼探讨他的商业模式时,只觉得这是一种办公服务外包的简单模式,没想到这么快就可以获得资本市场认可。时隔一年,天翻地覆。
猛然发现,自从创办理财周报之后,我身边已经富、即将富,以及衣食无忧孜孜不倦在寻找发财机会的人迅速增多。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我觉得发财这事也是如此,至少我所认识的财富精英都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