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的快速扩张,是中国能源消耗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能源消费逐年增长的同时,能源价格也在上涨,这导致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能源成本逐年提高。同样从数据看,中国万元GDP增长的净能源成本呈大幅度上升,从1995年的1070.6元,增加到2007年的2472.4元,增长一倍多。
可见,中国经济增长对能源依赖度并没有从根本上降低,经济增长的能源成本因价格因素大幅提高,这正是中国能源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节能的路径
此种情形下,中国可以选择的节能路径是什么?
首先,务必提高能源转换效率。根据1994~2007年数据计算,因为能源转换效率下降,年均能耗能额外增加800万吨标煤。
从能源的成因角度,能源可分为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存在,不经任何改变或转换的天然能源资源。二次能源是指为了满足生产工艺和生活的特定需要以及合理利用能源,将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加工转换产生的其他种类和形式的人工能源。
可以说,能源转换效率提高的话,能源消费就会减少。相反,则增加能源的消耗。从研究中看,当前中国能源转换效率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
为何在大力关停“小火电”的政策环境中,中国能源环境效率整体依然呈下降趋势呢?从能源生产结构的角度通盘考察,可以得出合理的解释。
为了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并缓解关停“小火电”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实际操作中,国内普遍采取了“开大关小”政策,即关闭了小火电厂,允许地方上“大火电”项目。虽然,表面上看,“大火电”机组较“小火电”具有更高的能源转换效率,但是,如此一来,火力发电在一次能源生产中所占比重,近年来大幅度增加。
然而,相对于其他能源,火电的能源转换效率是处于较低水平的。其他能源,比如水电、风电、核电等,由于损失仅仅发生在输送环节,转换效率高达90%以上。也就是说,能源生产中火电所占比例的提高,无疑会降低能源的总体转换效率。
鉴于此,若要提高能源转换效率,不仅得靠加强管理与科学调度,减少能源运输环节的损失,更要靠改变我国能源生产结构,加大风能、太阳能、水电、核电等清洁能源的比重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