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能源强度下降是当前节能的核心推动力。
能源强度反映GDP对能源的依赖程度。能源强度下降,表明能源效率的提高。如果经济结构、产出水平等条件不变,能源强度下降会直接导致能源消费的节约。目前中国的能源强度究竟还有没有下降潜能呢?
根据2008年国际能源机构统计年鉴,按照2000年美元价格和当期汇率计算,中国目前的能源强度仍处于一个相当高的水平。2006年中国单位GDP能耗为0.9吨标油/千美元,在世界主要Cye.com.cn3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倒数第4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巴西的3倍、美国的4.5倍、日本的9倍。所以,以降低能源强度为当前节能的主要途径仍有较大的空间与潜力。
此外,从数据分析看,1994~2007年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并没有达到节约能源的目标。特别是,2005年以来,高度依赖能源的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比重仍进一步扩大,助涨了国民经济整体的能源需求。因此,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将是中国节能的潜在途径。
由是观之,面对不断攀升的能源价格以及日趋严峻的贸易摩擦与贸易保护主义,中国长期依赖出口以及高能耗产业的增长模式将不得不转变。从长远看,加大节能技术及新能源开发的投入力度、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逐渐引导经济向第三产业纵深、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拓展,是实现国家经济与能源安全的重要保证。■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