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正刚:在人才的管理上,我们的经验:一是放养,创意产业是灵活化的,我们放养的思路是只管开头和结果,不管中间,对人才高度授权。比如我们可以授权一个小部门自己选择行业,选择客户,甚至可以自己定价格,我们只管风险控制和预算。这样人才的空间才是足够的。二是有三四层不同的分享计划,即项目可以分享,部门可以分享,分公司也可以分享。我们是分层合伙制,在机制上有利益回报,在发展上每个人的空间都是足够的。
李浩:近年来,我们不断引进国内外高级人才,目前已经从美国、欧洲以及500强企业猎取了很多人才,在公司治理和团队培养上都在快速提升。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地加强培训,以提升内部团队水平。我们有易才大学,包括在金融危机期间,我们也在逐年增加投入,因为这是公司长久发展的基石。
困境三 政策空泛与融资困难
问题:各地的支持政策较多,但多数政策缺乏针对性和可执行性;而且由于资金需求量大,融资困难已成为众多外包供应商面临的普遍问题。
支招:海外并购将直接帮助中国外包企业迅速开拓市场,为企业在增长期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或者尽早获得投资,去美国上市,毕竟外包企业在美国上市的成功率很高。
赵士祺:外包产业属于以人力资源为核心资本的产业,抵押贷款较为困难。而大型外包项目周期较长,往往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来应对各种支出,因此目前融资困难已经成为众多外包供应商面临的普遍问题。
而在政策方面,自2009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和财政部等九部委下发了一系列对服务外包行业产生深远影响的文件,从财政、税收、金融、人力资源等方面给予外包企业以极大的支持,方向性的东西比较多,但是具体怎么扶持,税务等方面如何落实,如何执行目前并无下文。
在过去的几年,VC一直是盯着最好的外包企业,谁有融资进来,谁就是发展得最好的。中小型的外包企业在海外资金进来后,都喜欢去美国上市。如果从成功率看,外包企业在美国上市的成功率很高。相比而言,通过自身的发展进而做大则会比较慢,基本上需要通过并购或联盟的形式把规模慢慢做起来,上市的一些外包企业平均每年都有3~5个收购。
目前,中国有9000余家外包企业,企业间的并购势必随着竞争的加剧而深入发展。对于大型外包企业来说,并购将主要集中在功能、纵向结构和地理分布上相近的企业间,而不是单纯的大规模的合并。另外,海外并购仍然是中国企业的一个重要的新机会。目前中国服务外包承接的离岸外包市场规模仅占全球总规模的0.5% ,市场发展空间很大,海外并购将直接帮助中国外包企业迅速开拓市场,提升专业能力。从历史发展角度看,这种扩张往往会为企业在增长期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刘天文:最近几年,国家对外包产业支持非常大,尤其是在信贷方面。在未来的投融趋势上,将会有越多越多的外包类企业上市,比如我们公司已经拿了国外的钱,因此必须要在国外上市;我们走的是国际化路线,因此在海外上市对我们的品牌各方面是有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