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道“财富之门”也同时打开,那就是流氓软件。
对此,最好的回忆者正是周鸿。对这段历史,今天的周很淡定。“我老周就做过一件荒唐事,就是3721,而且觉醒了。”
3721先是和微软竞争,后来又和百度与CNNIC竞争,对手的实力可想而知,要想生存就不能依靠常规武器。3721插件能在用户打开某些网页时强行安装进电脑,且难以卸载。后来又与许多个人网站合作,推出弹窗广告,有的窗口甚至无法关闭。
从2003年之后,许多小公司学习3721的底层技术,渐渐形成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链条包括共享软件制作者、中间代理商及广告中介,还有软件幕后雇主和插件投放者,是个数十亿之巨的产业。
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盗版传播变得更加简单,而国内知识产权意识淡漠,一批写程序的公司断掉了生路。恰在此时广告主发现,如果能利用程序将附带广告装到用户电脑上,等于用很低的成本就建立起了无数个广告分销渠道。因此流氓软件在国外也有,可如此猖獗带有“中国特色”,即使没有3721开路也会大行其道。
到2006年,互联网观察人士洪波描述流氓软件已到了“人神共愤”的程度。往往下载一个输入法,就被装了几十个软件,半年就要重装一次操作系统。而反病毒公司却不敢跳出来和“流氓”作战,因为“流氓”背后都有大靠山。
“许多大公司堂而皇之招募做不正当技术的人来开发自己的流氓软件,或者直接从流氓软件公司手中买流量。”洪波说。瑞星2005年提出“流氓软件”概念,又推出了能杀这些软件的卡卡助手。可据他了解,卡卡助手能够被公关,在推广上也没有力度。“假如某家大公司找到它说你不要管我们,它就可能让步。它不愿意破坏别人的利益,缺乏真正去铲平流氓软件的勇气,仅是做个姿态。”
这就给周鸿反戈一击,创建360提供了最佳出场时机,用户很快忘了他曾是所谓的“流氓软件之父”。
自2006开始,大公司进入无边界扩张状态,全业务竞争趋势越来越明显,口水战也随之升级。
互联网企业有口水战的传统。与传统产业不同,口水本身就是一种推广模式,而且它们有口水战的便利,不独门户网站,每家公司都是一个媒体。“中国互联网行业是在口水战中长大的。”古永锵无奈地说,没有一个领域未发生过口水战,他曾和一位从传统行业转型入互联网的企业家探讨产业文化差异,对方告诉他最不习惯的就是口水战。
“过去互联网公司规模都很小,没有足够资金拉长业务线。”洪波分析,但是2005年后,三大(百度、腾讯、淘宝)三小(新浪、网易、搜狐)等一线公司已有足够的实力去支撑扩张,开始慢慢向对方领域渗透。“大家业务线越来越模糊,只要能够盈利的业务都想做,而且越有钱的公司越这样想。”
“海外其实也是如此,Google也开始去打微软和苹果的老基地。经过这种融合能够出现最大、最顶级的公司,可这种融合过程也肯定会出现摩擦。”古永锵说。
不过,中国互联网的山头意识更重,各有地盘,又总想吃掉别人的地盘,吵来吵去,君子不但动口,也会动手。
对模仿的鼓励异化成了对抄袭的默许,SP时代引入了传统产业野蛮营销的风格,流氓软件的横行埋下以用户桌面为对抗平台的雏形,大公司的口水战将个人恩怨与商业恩怨相互纠结,中国互联网的江湖终于成形了,所有的矛盾,以江湖的方式解决最有效率。
鲨鱼生态
大企业与伟大的企业,区别是做鲨鱼还是做鲸鱼。中国互联网产业生态危险在于,鲨鱼太多了
中国互联网大公司都分享到了“人口红利”,2010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显示中国网民的规模已经达到了4.2亿,而十年前,这一数字尚不到2000万。
“十多年来,网民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你随便做个东西放在网上就有人用。”谢文说。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明星应用,大都抓住网民增量,提供信息、社交或娱乐服务,例如正因为青少年群体增长速度最快,而具有较强购买力的中年网民群体也在不断扩大,网游和电子商务才有强劲表现。
由于很容易就能圈到大批用户,“这十几年大家有些膨胀,都挺自信,心态有改变,把自己很当回事,觉得自己和全球最高水平的互联网公司差不多。可骨子里还是野生野长的,用的招数也是从传统产业里学,因为这样就能赚到钱。”谢文说。
不过,红利总会递减,CNNIC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新增网民规模比去年同期的增量减少了1000万。虽然半年的数据波动不足以说明趋势,但也释放了一个信号。人口红利没有了,大公司如果继续只会疯长,只能把越来越多的领域变成红海。
UCWEB的CEO俞永福将互联网企业比喻为一大堆孩子,从小就抢蛋糕,可蛋糕足够多,谁也不缺营养,十几岁就长成了二十几岁的身体,不过心智还未成熟。“现在大孩子不愿意去做蛋糕,而是继续和两三岁的孩子抢。”
亦有人言辞激烈地指出,马化腾理直气壮地认为“别人做的我为什么不能做?”周鸿拥有2亿用户仍口口声声自称小公司,李彦宏至今舍不得放弃竞价排名,史玉柱不改抓住人性的弱点做产品的打法,都是“拒绝成熟的表现”。“永远把自己当孩子,就会永远把‘作恶’当成长中必然的痛。”
枫谷投资创始合伙人曾玉悲观地认为,中国再过两代人都不会产生Facebook、苹果这样的公司。“苹果和Facebook都有N多个开放平台,而中国大公司是用挤压中小公司方式生存。”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