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巴、易购的畅想
国美已经在电子商务的探索上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彭亮告诉本刊记者,库巴购物网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目前还处于低价快捷阶段。利用低价、方便的购物体验吸引大量的用户。在用户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后进入库巴网的第二阶段:反向定制。
现在的购物模式相当于单行道,企业的设计人员在做过或没做过市场调研后,设计研发出一款产品,经过企业管理层的认可进行批量生产,并不能实现对消费者个性化的追求,消费者的需求实际上并没有被满足。
而反向定制可以由消费者提出产品需求,由库巴网向企业提供定制,再返还给消费者,真正实现对消费者个性化的精确满足。
尽管时间成本会大大增加,但彭亮认为这种模式是可以期待的。为了满足需求消费者是愿意花这些时间的,同时企业并不要大幅度调整生产线,仅需微调即可。
相比起国美对新模式的探索,端木清言告诉本刊记者:“苏宁易购现在仍处于摸索阶段,但是其会员制的力量不容小觑。” 此外,张近东在五年前畅想的网购新模式,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张近东曾经这么设计未来的苏宁易购:在新建的徐庄总部基地规划出一栋楼,区隔出一个一个格子间。这些格子间的作用便是直播室,制作产品节目。他的思路是将电视购物的表现方式嫁接到网购平台,从而将现行的网页网购升级为网视网购。
端木轻言表示,这一战略思想目前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一旦这种模式推出,家电网购的现场体验感将进一步增强,再结合3D影像技术,网上购物与店面购物在体验感方面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家电网购完全有可能成为与实体购物并行的第二种购物方式。
谁是最终对手?
平台之争,资源之争,使得国美和苏宁自己就是各自的对手。而京东的强大,也让国美苏宁不能小觑。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京东商城发展的是很快,但还不足以威胁国美和苏宁,“美苏”的策略也不会为京东商城而改变。虽然京东销售规模达到100亿元,但也仅仅是国美和苏宁的一小部分。而且京东商城在家电品类上仅有几十亿元的规模,根本不能对国美和苏宁这种全国大型连锁企业造成威胁。
刘强东公布的数据也显示,2011年京东的目标是IT产品(主要为笔记本、DIY配件)85亿,手机和数码约60亿,大家电50亿左右,小家电25亿,日用百货35-40亿。
端木清言也认为,国美、库巴、苏宁易购完全没有必要把京东视为主要竞争对手,而应该在战略上高度重视淘宝电器城的模式及发展状况,为数众多的地方家电商已经通过开设淘宝店的方式加入了淘宝电器城平台。
他还说,短期内三者也许会成为家电网购市场上引人注目的三只小熊。但长期来看,库巴、易购、京东加在一起也未必是一个淘宝电器城的对手。
家电网购的未来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的电子商务还是在摸索阶段,但现在正处于一个转型期,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端木清言表示,家电渠道商的虚实双栖模式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现阶段还不能做出作出家电渠道商自建网购平台失败的结论。日本山田电机、淀桥相机、美国的百思买,英国的DSG,家电渠道自建的网购平台都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期的培育过程。但假以时日,其线上线下的互补优势必将显现出来,而专业家电网购商在供应商上游资源整合、物流配送成本等方面的劣势,也将越来越明显。
他认为,家电网购商有两个出路:转型综合网购商,弥补家电“高运营成本,低利润回报”的不足;继续烧钱,不断炒作,争取买个好价钱。
但彭亮认为家电网购烧钱是自取灭亡。他说,库巴经营其他商品可以烧钱,但家电具有特殊的一面。大型家电企业都是上百亿的规模,美的、海尔已经达到千亿。一个B2C网站烧2亿元已经很多,但能对企业有多少提高?
至于家电网购的价格战,端木清言认为并不足取。他说,专业家电网购商坚持价格战,绝对是“腹中苦不足与外人道哉的强作欢颜”之论。如果网购商仍然效仿互联网泡沫时代网络商的做法,那么他们将死的更惨。
所谓实体店的店面成本,人力成本等,在现行制造商买单制的框架下,基本上已经消化,在最终卖价构成中所占比例不超过10%;而家电网购商为了降价而降价,动辄低于实体店价格3-4成的做法,无疑是错误判断并高估对手成本,牺牲合理利润的不理智之举。
事实上,如果没有风投的介入,家电网购商根本无法支撑到今天。而一旦外部资金收紧,很多家电网购商将面临债台高筑,猝然死亡的高度风险。从而这一点而言,表面风光的家电网购商们,早转型可能还有机会,早卖掉可能还能卖个好价钱。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