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杉中国重点关注四大行业
记者:为什么你负责的风投项目会跨这么多领域?有陌生的吗?如何掌控?
沈南鹏:我们涉及的领域,主要包括互联网和无线、消费产品和服务、健康产业和新能源领域。今年上市的三家公司分别是这四个领域中的三个。我们并不会涉及所有的行业,只会挑我们有专长、有相当的经验、能够做好的行业。
记者:你觉得自己在事业和生活上现在成熟了吗?
沈南鹏:我四十多岁,经历两次创业,还算成熟吧。红杉对我来讲,是第三次创业,有很多东西是在学习当中,基金还年青, 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
记者:觉得自己老了吗?
沈南鹏:现在好像还是有比较年轻的心态,我比较喜欢看到新东西,新的一些商业模型,看到年轻人创业的好点子还是非常开心。等到哪天,如果没有一个早期企业能够通过我的标准时,那可能年纪真的是大了。
记者:你的判断力是如何形成的?又如何保持准确?
沈南鹏:我们这个工作让人感觉非常有意思的原因,就是可以不断学习,不断的去对各种行业进行更深的了解,在投资的实践中学习,可以一年比一年做得更好,因为经验和教训越来越丰富,只要你愿意去反思,不断去提升。
记者:红杉资本2011年及今后的主要投资方向是什么?
沈南鹏:将主要有关注四个行业,一是科技传媒,包括互联网,第二就是消费产品和服务,第三是健康行业,还有就是新能源和清洁技术,其实过去几年来最关注的也基本上是在这四各行业,刚才几位讲的已经很多了,因为行业毕竟还比较短,才十年,而且很多行业都在摸索,前面的十年这个行业最主要的出口问题,一半的时间几乎是封闭的,所以其实未来十年肯定会更好,这个行业从人才的储备,从退出机制来讲确确实实应该是特别好的十年,另外我感觉未来的十年最大的挑战就是竞争,参与者越来越多,前面的十年很多老面孔还在,我看到很多合伙人变成了资深合伙人,过去几年又有很多新兵加入,整个投资的人才团队在扩张,钱在中国,在海外都不少,投资中国一定是让人非常有兴趣的一件事,在这种情况下行业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其实最大的思考我想前面两位也讲了,基金怎么定好自己的位,能够在竞争当中有差异化,制造业或者别的行业讲蓝海和红海,这个行业千万不要出现红海,希望在行业当中的参与者还是在差异化当中找到自己的地位,能够有钱赚。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