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设计公司、零部件,到行业门户、二手车、保险,再到经销商、快修连锁,各路资本正在汽车全产业链上加紧布局。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济同捷),日前出现在一份内部的“2008年拟上市公司名单”中。与其他公司选择沪市不同,同济同捷选择的上市地点是在深圳,具体时间为2008年6月~8月。而此前,该公司董事长兼CEO雷雨成也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类似的想法。
如果不出大的意外,同济同捷今年登陆深市,应该没有太大悬念,届时其将成为国内首家汽车设计类上市公司。
业内分析,在当下汽车产业业态正在发生巨变的时刻,同济同捷作为一家上游企业上市,必将对整个汽车产业链的未来带来深远影响,而由此引发的相关并购重组也会突飞猛进。
整车设计带动 上游向中下游挺进
同济同捷是一家典型的由资本助力成长壮大的创新型公司。
雷雨成前不久刚刚获得“2007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其获奖评语是这样写的:目前在售的每10辆国产乘用车中,就有1辆源于雷雨成和团队的设计开发;在他和同行的努力下,中国成为第八个具有轿车开发能力的国家,打破了国外汽车技术在国内的垄断。自2002年以来,在雷雨成的倡导和组织下,同济同捷已成功举办过六届“汽车产品全数字化设计开发技术方法与流程国际研讨会”,该会已成为国内汽车产业颇具影响力的技术盛会之一,对提高我国汽车产品自主创新、自主研发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济同捷创办于1999年10月10日,雷雨成本人一直被认为是汽车设计界的狂人,几年间公司成长迅速。
随着中国汽车业的全面发展,汽车设计公司也纷纷涌现,这当中既有本土公司也有跨国公司。目前在国内,本土汽车设计公司已达50~60家,但大多以局部开发为核心;跨国设计公司也相继进入中国,约有20家在国内设立了分公司。作为创立最早的本土设计公司,截至目前,同济同捷已累计设计出90款整车,正在研发的有100多款,其中自主品牌汽车与合资品牌汽车的比例为7∶3,客户包括一汽集团、江淮汽车、长城汽车、海马汽车和上海通用等。
截至2007年7月的资料显示,该企业人数已达到900多人,年营业收入在8000多万,净利润1200多万。虽然以汽车设计公司闻名,但其主营业务却不仅仅是汽车设计,具体包括汽车整车、零部件、汽车高新技术及机电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及相关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软件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制作,销售自产产品。
此时公司的股权结构是,第一大股东为雷雨成等38人,比例46.27%;第二大股东为杭州华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比例20.99%;第三股东是CHINASCIENCE,比例20.06%;第四股东SINA-JPFUNDCO.,LTD,比例2.22%;第五股东上海同济企业管理中心,比例2.22%。从同济同捷成立之初到现在,曾得到过各类资本在各个阶段的大力支持,其发展速度有目共睹,特别是近期,表现更是咄咄逼人。说到其发展迅速,首先体现在其不断扩大的经营范围上,除了现有的汽车设计外,还收购了一家浙江模具公司。因为通常模具制造收费较高,设计公司研发的样车大多要委托模具公司进行生产,而同时拥有模具公司,将使其成为国内首个能够自主制造样车的汽车设计公司。
近期,其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前不久,旗下同济同捷汽车技术服务与零部件连锁网络正式开业,此举标志着同济同捷正式进入汽车后市场领域。据内部人透露,到2008年底,“同捷零部件连锁网络”计划在上海设立10家门店,之后将陆续扩展到其他城市,形成以上海为中心、辐射全国的汽车技术服务与零部件销售连锁网络。
对此,业内专家认为,同济同捷作为国内规模最大、全专业综合性独立汽车设计公司之一,将产品线延伸至汽车后市场领域,具有诸多优势,比如对汽车的理解更透彻,提供的服务更专业;完全采用自营店,有助于对货源、质量、服务及配货的统一管理等。
此番如果上市成功,依照雷雨成的做事风范,下一步一定会攻城略地,进一步向中下游多业务领域扩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