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制造 并购重组大潮迭起
赛迪顾问《2007-2008年中国汽车零配件产业发展研究年度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汽车零配件产业延续自2005年以来的景气周期,年产值持续增长,贸易总额稳步攀升。从产业结构来看,中国汽车零配件产业依然呈现“散、差、乱”的局面,但随着汽车零配件企业兼并重组逐渐深入,企业整合效果明显;同时随着全球采购的进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渗透,如何引导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实力,提高产品全球竞争力成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核心目标。
随着汽车产业的进一步成熟,整车利润越来越薄,零部件成为各大整车厂商必争之地,相对分散且不成规模的零部件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也开始山雨欲来风满楼,而2008年2月14日WTO对中国进口汽车零部件政策的一纸裁定也势必加大相关兼并重组的力度。
之前包括整车、零部件在内的汽车制造企业,一直是产业资本的守护地盘,其他资本鲜有机会进入,因为进入这些领域通常需要很大的资金量,从而令相关的财务资本望而兴叹。然而最近几年,随着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私募股权基金势力的日渐雄厚,汽车零部件开始进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为代表的财务投资者的视野,并开始试探性进入。例如,国际零部件集团公司就被一家私募股权基金看重并投资,之后经过几番整合重组,最终该公司已然进入行业30强。
国内零部件投资较早一案则是由弘毅投资操刀的,其投资的对象是当时的济南汽车配件厂,时间为2005年6月。在国内汽配领域,济南汽车配件厂的气门和挺杆赫赫有名。据其内部人介绍,该厂创建于1956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汽车发动机气门和气门挺杆专业生产厂。该厂生产的山河牌气门,是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委员会首届评定的100家用户满意产品之一。此外该厂还生产车用空压机、油封等七大类300多个配件,产品为一汽、东风、上海大众、神龙富康、天津丰田、北京吉普等全国主要的50余家汽车厂、主机厂配套,国内主机市场配套占有率达35%以上,曾是2003、2004年度全国百家最佳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之一。但由于受体制所限,当时处于微利状态,发展不景气,最终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被弘毅投资收获。重组后的企业更名为济南沃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200万美元,目前董事长是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该公司未来的规划是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市场。
弘毅投资并非第一个吃螃蟹的,早在2005年1月,深圳创新投资集团、广州科技创业投资、深圳达晨创业投资等三家投资公司就共同投资了广州市科密汽车制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科密制动为科密集团五大产业之一,由ABS事业部、缓速器事业部组成,专门从事汽车制动技术领域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据介绍,科密制动具有行业领先的自主研发、设计及生产能力,主导产品有汽车ABS防抱死系统、盘式制动器、电涡流缓速器、无石棉刹车片等高科技汽车制动零部件产品。
这个案子不久之后,即2005年3月,零部件领域又一个投资案诞生,就是KPP机构1亿美元投资了亚新科集团。亚新科集团成立于1994年,正值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发展之际。据悉,该公司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独立的零部件制造集团之一,年销售额4亿多美元。
2008年,投资汽车零部件的案子会越来越多,因为不少实力雄厚的投资机构正想法设法,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零部件领域。同时,随着一些有资本实力支持的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零部件行业内的并购重组大潮就在眼前。
来自行业内的信息显示,国内零部件工业经过50年的发展,未来将呈现四大发展趋势:生产格局从“大而全”走向分层次的专业化分工;配套市场从市场单一走向市场整合;发展模式从简单依附走向全球采购;资本结构从国有一枝独秀转向多种形态并存。
这四大趋势表明,汽车零部件正在成为最有发展空间的行业之一,由此将引发各路资本更加凶猛的追逐,特别是那些已参与到全球化采购系统中的零部件企业,更将受到来自全球资本的青睐,最终呈现出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外资三足鼎立,多种资本形态并存的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