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互联网周刊:混沌的天使投资
尽管管理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等相关机构,但是从投向上来看,清华科技园管理的这些资金却跟天使投资有着非常一致的地方。罗建北说,“我们管理的钱只投资给清华科技园内的企业。”
各路天使能否真正填补中国创业投资产业链条上的巨大断层?
2006年9月16日~17日,金华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中国互联网创业与投资高峰论坛”在浙江省金华市今日大酒店举行。开幕式上,金华市委书记、副书记、副市长、政协副主席以及浙江省信息产业厅副厅长等政府高官先后登台致辞或演讲。
“在金华这样的三级城市举办如此高规格的互联网高峰论坛,这在全国还是第一次。”金华本地媒体在用整版的大篇幅报道论坛进程的同时发出如此感慨。另一方面,虽然本次论坛名为“中国互联网创业与投资高峰论坛”,但是“天使投资”却是贯穿论坛始终的话题,这使得它看上去更像是互联网实验室发起的“2006年天使行动”的金华站。互联网实验室同时也是本次论坛的承办单位之一。
根据本次论坛另一承办单位金华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提供的数据,目前该园区内已有46家电子商务企业。其中,中国服装网、中国包装网、千禧100等被《互联网周刊》评为“中国商业网站100强”之后还受到了创投的追捧;而那些没有入围的互联网企业,比如中国食品产业网、中国五金网等也都在跟创投进行密切接触。2005年,金华38家网络企业实现产值2.1631亿元人民币、利税1402万元人民币,规模和效益在浙江省仅次于杭州,处于领先水平。
虽然别具特色的IT产业为“中国互联网创业与投资高峰论坛”选择在浙江金华召开提供了部分理由,但是另外一个因素同样不可忽视,那就是互联网实验室创始人、刚刚在今年7月份拿到博士学位的方兴东本人就是金华人,“老家就在金华市内的义乌”。
叶落归根
“叶落总是要归根的,我们这些在海外漂泊多年的华人华侨也大抵如此。”除了近日开始担任互联网实验室副董事长一职外,50多岁的林富元头上顶着众多头衔:橡子园创投育成中心(Acorn Campus)共同创始人、硅谷玉山科技协会理事长、天使投资人等。
从1987年就开始在中国内地办工厂算起,林富元先后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尝试过各式各样的投资活动。如今,林富元每年大约有一半的时间都在中国内地。30年前,林富元刚刚从中国台湾到美国的时候,就跟自己的父母亲讲,“我搬到美国,但是我决不离开亚洲”。
“30年来我做到了。”林富元有些自豪地表示,自己的天使投资项目超过了50家,到目前为止已经成功退出的项目有20个。“目前,我手上的项目还有30多个,包括互联网实验室在内一共有20多个分布在中国内地,这还不包括我在橡子园时参与投资的20多个项目。”
“和国内充满激情的年轻创业者在一起,我总觉得自己有使不完的劲。”2005年,林富元一共做了6个天使投资项目;到目前为止,2006年他个人的天使投资组合中又增加了9家企业,“其中有些项目的发展势头非常不错”。
相对而言,美籍华人刘耀伦对亚信的投资更加代表了一种使命感。1960年底,中国香港出生的刘耀伦赴美留学。1968年从美国德州南方大学(Texas Southern University)取得生物硕士学位后,刘耀伦先是从事教学研究工作,1973年开始转行从事房地产投资及管理工作。
“刘先生不仅是一位成功的房地产商,更是一位热心的爱国华侨。”这是田溯宁经常在公开场合对刘耀伦给出的评价。1993年,当互联网还是一件非常新生的事物时,田溯宁和丁健决定开始创业,并经中国驻美大使李道豫和总领事邱胜云的介绍结识了刘耀伦。刘耀伦欣然同意给田溯宁投资,但却提出了两个先决条件:第一,将来必须回国去工作;第二,做高技术项目,而不是搞房地产。
这两个条件对于田溯宁来讲,不仅不是什么难以实现的条件,反而正中下怀,于是双方一拍即合。1994年,在刘耀伦50万美元投资的支持下,田溯宁组织中国留学生在美国达拉斯创建了后来成为纳斯达克第一只中国概念股的亚信公司。1995年3月,亚信总部转移到北京,并率先将互联网络技术引入中国。
在52岁时将其在美国创立的WebEx带上纳斯达克的朱敏则代表了一种趋势:创建WebEx获得的巨大成功,使朱敏有足够的本钱和阅历去做一些天使投资。早在2002年,朱敏就在浙江大学附近开始了以“Min's Lab”为平台的天使投资生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