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利空”有惊无险
王守文说,他有好多券商的朋友告诉他,这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确不同寻常。但王守文经常这样回答他们,“意义再重大,也抵不过我的股票能够翻身强。”
6月22日,他跟随朋友参加了三金药业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场网下推介,“真好,真强大。”见识过现场的王守文说,“人很多,有150多家机构参与”。
谈及新制度下的询价过程,参与推介的国都证券投资部副总经理廖晓东对媒体表示,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对询价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报价偏差太大将面临Cye.com.cn申购不上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切身利益。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的人士亦表示,由于“低报高买”和“高报不买”在改革方案中被杜绝,所以“中就中了,不中就不中,还是很残酷的。如果中不了,我的领导和客户都会给我压力。”
“这只是机构开始适应新规则的开始。”安邦咨询金融分析师高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一直以来,IPO重启都被视为一个大利空,特别是在股市处于调整的敏感时刻。但这次不太一样,有一半以上的投资者认为市场将低开高走。
“这表明投资者和市场对重启IPO的认识已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高强说。
和券商的乐观的情绪不同,上投摩根基金的研究报告认为,IPO开闸后,将会对短期的资金面产生压力,但不会影响市场的长期格局,同时有可能会加快储蓄资金向资本市场流动,预期市场的波动将会加大。对目前基于经济景气复苏预期的行情而言,预计IPO后新股发行的密度和规模都会有所控制,未来行情的发展将会取决于企业盈利能否带来足够的支撑。
投行瑞银则认为,小规模IPO将试水市场反应,也是为了避免对正在恢复的股市造成打击。预计,券商类股票将受益于IPO重启和创业板(GEM)上市规则最终确定。(记者刘永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