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退回2006年,游戏产业则要喧闹许多。
“那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只要开发出一个好玩的游戏,就能一夜暴富。”陈富明那时还是盛大最早的一批开发人员,“哪个公司的谁谁谁,找了一个什么老板,拉到一笔钱,就拉几个兄弟自己创业的消息不绝于耳。”
后来,陈富明也等到了这样的机会,“一个做传统行业的老板,拿了1000万出来打算做游戏,但没有团队”,陈富明在听到消息的当天就辞职加入了这个项目,但后来才发现,这个老板还是以传统行业的想法做游戏,“给你1000万,想过一年半载收回一个亿。”陈富明说。正是因为这些传统行业的投资者,是抱着游戏行业遍地黄金的心态来的,所以,他们的投资韧性也不长久,后来,陈富明退出了这个项目。
相比之下,卢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2007年,卢京从一家大型网游公司辞职,用一个地产商的500万投资建立了自己的网游开发团队,“当时想得太乐观了,摊子铺得太大”,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地产商不再追加投资,骑虎难下的卢京一度想以股权投资的形式,取得新的资金。
“当时觉得并不会难,因为游戏已经开发一半了。”但现实是,卢京从2008年下半年至今,都没有找到愿意接手的投资者,只能靠开发成本较低的网页游戏维持着团队。
只是,模式已经完全变了。“先做一个DEMO(demonstration的缩写,指游戏的不完全版本,也被称为‘试玩版’),拿去给大的游戏公司,如果他们看中了,就给你50万~100万,约定你在半年或一年内完成开发,如果你能完成目标,大公司就会买下你的一部分股权,注入新的资金。”
陈富明说,在2006年到2008年游戏产业黄金期,大批大型游戏企业的研发人员自立门户,其中大部分人,引进的是外行的资金,金融危机不仅打碎了他们一夜暴富的梦想,也让游戏产业的发展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