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泰岳本来是东方证券报中小板的项目,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没成,转给了中信证券(600030,股吧),这次让中信捡了便宜。”一位知情人士对本报记者说。在2008年7月14日证监会第101次发审会上,神州泰岳的IPO申请未获通过。
为了避免出现“监管套利”,创业板发审办公室与主管主板企业发审的发行部在发审、发行标准方面沟通渠道始终保持了畅通,以使同样问题有同一处理标准。
“主板和创业板如果对同样的问题有不同标准,发行人就会看哪边松,就把材料报哪边。而这个畅通渠道会使监管套利没有空间。”前述负责人解释说。
另一方面,为使创业板发审委委员和发审办的预审员在审核理念和标准上能达成一致,证监会还专门组织了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内容主要涉及创业板相关法规的解读、创业板审核程序制度介绍、创业板企业特色介绍,并请相关部委官员对科技企业的产业政策进行了介绍。培训之后,创业板发审委委员还观摩学习了主板发审委召开发审会的情形。
“除了创业板首发办法里规定的特殊条件,创业板发行审核的方式和标准与主板保持一致。”前述负责人说。
发行审核五要点
随着首批创业板IPO企业过会时间日益临近,发审条件正成为关注焦点。
据前述负责人介绍,目前创业板发行审核条件分为两块。一是在创业板的首发办法里明确规定与主板不同的条件,“比如业绩指标比主板有所降低,成长性指标有更高的要求;对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增加了一些要求;要求公司主要经营一种业务,与主板相比有一些强化和增加的要求。”
二是除此之外的条件和标准都与主板保持一致,比如符合《公司法》、《证券法》现有会计政策规定等。
一家保荐机构总结了目前收到的反馈意见,认为审核人员在初审阶段重点关注五个方面的问题:历史沿革、公司财务、无形资产计算、收入确认、核心技术取得方式。
一位保荐代表人认为,鉴于预审员和发审委委员“在审核理念和标准上的一致”,初审时关注的这些内容,将很有可能是发审会关注的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