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主题:“传承·突破”:经济结构调整期的企业应对之策
主办机构: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DP中心(高层管理培训中心)、《财经》杂志
演讲嘉宾:李凤江(太平洋产业基金董事、总经理;东方家园家具建材商业有限公司总裁)
时间:2010年9月28日
地点:北大光华管理学院
以下为演讲文字实录:
李凤江:非常高兴,今天在这儿和大家分享。首先感谢张院长、刘主任和张总经理邀请。
我是北大87年研究生,前两天读EMBA,在这儿主要是学习。今天谈的内容主要是太平洋基金在私募股权方面的经验。我个人过去几年之前,一直在做职业方面经营管理。做一些小企业,不像金总服务大客户,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和不同教训。这些东西总结归纳起来,也成为我们太平洋产业投资的一些方法,我们在收购前前后后,用一些方法,今天和大家分享。
另一个铺垫,今天大师分出两类,教授比较能侃,另外一些江湖大哥能忽悠,我尽量理论和实际结合,不足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刚才龚主席对危机时期做了一些比较高深的论述,我简单过一下。
非常重要的是一定要分享后危机时期差异。今天中国企业所面临不是简单的一到三年调整期,应该是新时代,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很多机遇,主要是这样,中国企业经过30年的发展,现在面临着两个核心的问题。
第一,规模如何整合,由过去小企业变成今天大企业,怎么管理。过去区域性一些企业,现在变成全国性一些企业,真正按照金总刚才讲的走出去,这是巨大的。
第二,效率和资本优化,中国投入产出比例上非常不平衡,血汗产出产品,付出很多代价。效率和成本优化是未来需要特别关注,不是一年两年、三年五年的事情。系统上、商业模式上、管理模式上、公司治理模式上进行一些调整。
现在进入新时代,挑战很多,包括从整个市场,很多游资,很多钱,但是我们感觉,我们做了几次融资,在这个过程中,母基金,包括投资人,不像过去轻易出手,整个世界产能过剩、投资难。
企业财务风险比较大,过去原则上主要汇率是国际市场,今天人民币由于可能发挥重要角色。国外听说国内通胀,感觉很不得了,今天一千块钱小事,其实很多价值无形在增长。后危机时代对于企业很大挑战。
第三,这个过程中,中国政府和中国经济走向三强三弱,增长动力不是很强,结构调整比较薄弱,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成果还是比较明显,但是最根本内需,作为三架马车之一,内需没有真正完全启动,过去五六年投资行为,因素很多。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