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创业,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外力的支持。
由团省委牵头构建青海青年就业创业综合服务体系,青海青年创业园、青海青年创业孵化基地从今年6月正式建立以来,积极引导当前我省大学生、青年就业形势和青年创业的热潮,引导广大青年走自主创业之路,培育和孵化出一批成功的青年创业带头人和一批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及项目。目前,创业园、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已有35家企业入驻,其中,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青海青年创业小额贷款计划等都形成了良性循环。
创业:从孤军奋战到一对一指导
从2002年起,国家教育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人事部等部委以及许多地方政府就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鼓励和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到了今天,青年创业综合服务体系在我省逐步完善起来,想创业的青年不但能够得到资金支持,还能够得到导师的指导,创业从当初的“孤军奋战”已经转变成今天的“一对一”帮扶了。
打工团队初尝创业的艰难
2007年2月,由省内外几家高校的十几名学生联合组织起来的一支家政服务队伍活跃在省城。创业的热情在他们的胸中涌动,然而现实的困境让他们举步维艰。
临近年关,打工团队一名张姓学生说:“我们也干不了几天了,再过十来天,能把自己投进去的本钱收回来就准备回家过年了。其实,我没想挣多少钱,只想做一个创业的演练吧。打工的时候,一位老总对我说,要想自己创业,在你想做的行业里至少要做十年的基础准备工作,我觉得很对。开始,我们的热情确实很高,但是冷静下来想想,我们所缺乏的真的很多,而且,不知道怎样才能充实自己,感觉是在孤军奋战。”
2007年3月,我们在省内高校36名大学生中做了随机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人都拥有自己的创业梦想,但是只有4名同学曾经做过前期的尝试。说起创业,很多人的第一句话是:“创业难,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创业更困难。”
团省委牵头构建青年创业综合服务体系
2009年6月,青海省首家青海大学生创业园、青海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揭牌,首批30名创业青年获得共计480万元的青海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青海青年就业、创业综合服务体系初具规模,创业青年不再是孤军奋战,他们将得到资金、技术等全方位的支持。
青海大学生创业园、青海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由团省委、省科技厅和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联合创建,旨在积极引导当前我省大学生、青年就业形势和青年创业的热潮,帮助他们走自主创业之路,培育和孵化出一批成功的青年创业带头人和一批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及项目。
青海大学生创业园、青海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共占地5000平方米。按照鼓励有科技含量、研发型企业入驻创业园的原则,经过初步考察筛选,目前北京大学3名大学生创办的“阿基米米”网站、青海省大学生创办的“3D”动画制作影视公司等30多家企业先期进驻创业园。
青海青年创业网也已经开通,为青海青年创业提供大学生创业园、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的政策咨询、项目介绍、培训指导等各方面服务。
截至今年11月30日,青海青年创业园已经接到1500人的创业扶持申请,经逐步筛选,100人进入复审阶段。
青年创业导师团为创业助力
除了资金,青年们更想得到切实有效的创业指导,团省委牵头、青海民族大学等院校参与组织了青海青年创业导师团。导师团利用演讲、一对一帮扶等多种形式,为创业青年助力。
6月25日下午,青海青年创业导师团一行九人分赴省内八所院校就青海青年创业发展做演讲。导师团邀请了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中网在线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兵、四川正信集团董事长左佳琼、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苏海红等九人,到全省各高校就青海青年创业为主题做了题为《创业人生》《创业报国服务三农》《你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等演讲。在演讲中,导师团的成员们结合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围绕如何推进青海青年创业就业发展,通过自身经历向同学们讲述了创业成功的必须因素、创业时机的选择、创业能力的培养等问题,并与同学们现场互动,他们的演讲激情飞扬,内容贴近实际,受到了大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截至目前,创业大讲堂已经举办45期,专题辅导课举办8期。
创业也要懂法
在青年创业导师团里还有一位特殊的成员,他就是蔡延云律师。
“我和其他的导师有点不一样,他们讲授的是如何创业,要激发青年创业的热情,而我,是给创业青年泼冷水的。”蔡延云说:“我讲的是法律,创业也要依法而行,还要用法律保护自己应有的权益。”
创业青年张贞雪开办了一家园林设计公司,一度曾因要不回工程款让公司陷入危机,他找到了蔡延云,蔡延云免费为他提供了法律咨询,并发了律师函替他催款。
“他们有创业的热情,但自我保护的意识不足,在创业的过程中没有证据意识,被拖欠的款项要不回来很有可能就是创业失败的一个原因,因此,我要提醒广大创业青年,创业也要懂法。”蔡延云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