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一辅导初显成效
湟源县城有一家8元概念品牌裤装折扣店。走进店里,别致的装修不由让人眼前一亮,店里陈列着8.8元的各色小商品和8元至98元价位不等的裤子,店主名叫张珏英。
28岁的张珏英2002年毕业于青海师大,因为学的是酒店管理专业,所以择业的范围就局限在餐饮行业。干了五六年,随着年龄增长,她觉得总打工不是个事,就琢磨着自己干点事。
干啥呢,一无太多本钱,二无从商经验,张珏英想着先从网络上找找相关信息,最后,她将目光锁定在经营8元概念品牌裤装上。2009年11月11日,新店开张,为了聚集人气,张珏英又带上8.8元小商品的零售项目。一时间,门庭若市,但因为资金都铺了货,她手头紧张起来。为了盘活资金,张珏英想着再开个网店。
她开始留心起一切与自主创业有关的信息,得知团县委可以提供贷款,她直奔而去。这一趟不虚此行,不但了解了相关政策,还坚定了张珏英开网店的决心。因为团县委除了提供资金支持外,还有导师一对一的帮扶,而她的导师,正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已经开店8年的同乡李忠良。
在李忠良的帮助下,张珏英的8元概念品牌裤装折扣网店目前正在进行网页设计等前期工作,相信很快我们就能在网上见到这家店了。
创业之路 我是怎样成功的
创业之路充满艰辛,每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有一段艰辛历程,我们采访了两位青年创业导师,就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成功故事吧。
从小事做起
人物:王文剑 青海利智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创业资金:3-4万元
创业起点:西门医药商店
“我创业的第一笔资金是利用业余时间帮别人修理电视机、借照相馆的相机走家串户照全家福,还有摆地摊挣来的。”王文剑说起创业之初,有点感慨,“想创业,特别想,一直有那种想法和冲动。到了1995年,我终于下定决心,停薪留职开了西门医药商店。当时,柜台是朋友借的,药品是从医药公司赊的,我的那点钱只能付房租、付店员的工资,剩下的就是流动资金。”在这一家小规模的医药商店,王文剑淘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从医药到餐饮,再到广告,如今王文剑的事业拓展到多个领域,他说:“成功就是要从小事做起,小事做久了就成了大事。”
烧鹅仔看准了“小经济,大市场”
1996年,王文剑接下了馥沁园大酒店,然而酒店盈利并不多,他就想能不能开一个让大多数人都吃得起的饭店,于是,烧鹅仔诞生了。
事实证明,他的眼光没有错,烧鹅仔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很快他就有了第二家连锁店。
“小吃赚的钱少,一碗酸辣粉就几块钱,不像大饭店,一顿没有百十块钱下不来。可是,小吃是个很大的市场,无论是打工的、学生、白领都吃得起,这样一来,我们赚钱的对象就不是一个狭小的群体,而是面向大多数人了。”王文剑说。
开第一家分店的时候,王文剑就在店里装上了打卡机,有的员工就问,就这几个人,装这个有啥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企业要成功,离不开管理,创业之初可以和你的创业伙伴一起同甘共苦,但是,基本的原则不能忘,有制度才能称得上管理,如果连基本的制度都不能遵守,成功恐怕很遥远。”
“前期,我们也是在作市场调研的,那个时候我们用最原始的办法,就是站在店门口数人。”王文剑道出了自己的生意经,“做餐饮,人流量是很重要的,还有就是看周边的人员结构、商业结构。比如,开在王府井的那一家,那里不单是人流量大,还是因为那里有很多商铺,有很多打工的人,他们每天都要吃饭,他们就是我们的固定客户群,因为我们的产品经济实惠,最适合他们。有了固定客源才能保证一个店能经营下去。”
随着市场的发展,竞争也越来越激烈。2007年,王文剑建立了烧鹅仔配送中心。“建立这个配送中心的目的就是要走在其他人的前面,这样我们就能在原料等方面占有优势,才能不被市场淘汰。”王文剑说。
希望创业青年能着眼于小处
王文剑参加过几次创业青年的项目评审。
“看到这些青年创业的热情很高,我也很高兴,有激情就能做事情,不过光有激情也是不够的,首先在项目的选择上,希望创业者能够谨慎,一些市场已经饱和的项目就不要去选择了,也许你能够作出点成绩,但是选择这样的项目创业,难度又增加了许多。”他说。
另外,王文剑建议大家不妨把眼光投向小处,他还记得在项目评审中,有一个洗车行的项目就顺立通过了评审。首先这个项目运作起来比较容易,成本较小;其次,这个项目属于服务行业,需求比较广,市场较大。虽然是小事,但做得好也可以做成大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