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青年:阿保
创业最低谷:2007年欠债50万
见过他的人,第一印象会把他和歌唱家刘欢联系起来——圆脸、束在脑后的长发,除了外在的东西,他身上散发出艺术家那种独特的气质,常常让人瞬间恍惚,恍若坐在工作室里的那个键盘手是刘欢。他说,和刘欢老师比起来,自己只是艺术长河中一个扬帆启航的新手,而现在推动自己事业发展的,正是青海青年创业园。他,就是第一个入驻青海青年创业园、西宁圣雪影视传播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阿保。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阿保出生在民和一个普通的家庭,在西安音乐学院上学的时候,正赶上高校掀起了组建乐队热,他和同学组建了一个叫“灵魂”的乐队,担任键盘手。
“我们那时半工半读,白天上课,晚上跑场子挣钱,最多的一天挣了2000块。拿到演出费后,每人象征性地分了点,剩下的钱就请全班同学大吃大喝大玩了一次。年轻时能挣能花,没个长远打算,临近毕业,乐队自然而然解散了。”
虽说第一次创业无果而终,但阿保说,组建乐队挣的钱,够自己交学费和日常开销,还没毕业就能养活自己了,当时还挺自豪。但后来,父母为了儿子的几次创业掏空了家底。
每天晚上跑场子,不光挣了钱,也丰富了阿保作曲的经历。2003年毕业后,老师介绍他去北京发展。因为业绩出色,很快他就成了一家唱片公司的制作人,开始有了原始积累。
“2005年我回到西宁,用积蓄和父母的资助,成立了一个歌舞团,带着四五十号人开始全国巡演。可是,人生地不熟的,在很多地方演完后对方都不及时结账。最惨的一次,对方拖了半个月不给演出费,眼瞅着第二天大家的早饭钱无着落,我只好让演员们从一楼楼梯坐到四楼楼梯,轮流给对方唱歌,靠这招拿到了演出费。”
痛定思痛。回来后,阿保总结了这次创业失败的原因。“方向错了。我的长处是搞作曲,搞影视创作,而当时方向定在了自己并不擅长的演出经营上,显然不成熟。”理清思绪后,他变卖演出设备,解散歌舞团,成立了圣雪影视工作室,当然,父母没少往里垫钱。
公司运转后,由于规模小,一直接不上大活,开完工资交完房费,落到阿保手里的钱已没几个了。到2007年,家里欠下50万元的账。
“今年3月份,朋友帮我们联系到一单140万元的大活。为了打好翻身仗,我们没黑没明地加班,最后拿出的策划书对方很满意。眼看就要签合同了,对方提出要参观一下我们的公司。没经验的我们5个人只顾将地板拖得能照出人影,就没想着人家其实是来考察公司实力的。因为没钱,我们当时办公就租了小宾馆的一间房子,对方负责人进门后只走了3步,连声再见都没说就离开了,这件事也就没了下文。”
这次失败让阿保又一次受挫,可为了还账,公司还得维持运转,尽管举步维艰。
当上创业园首位园主
2009年6月,无力扩大公司规模的阿保想继续去北京发展。恰在这时,团省委得知了他几次艰难的创业史和昔日取得的一些专业成就,决定给阿保贷款。
得知这个好消息,在创业最困难时都没掉过一滴泪的阿保哭了个痛快,可是,这泪水里有咸有甜。一个星期后,阿保顺利通过申请,有幸成为首位入驻青海青年创业园的园主,不但享受到20万元的无息贷款,创业园还为他无偿提供了两间面积最大的办公室。
“有了这笔资金,公司能周转开了,一下有了活力。我们拍摄制作的首届青海品牌商品上海推介会电视宣传片6月8日至28日每天18时58分在央视一套播出,投拍抗震救灾题材的数字电影《九妹》,荣获青海省第六届文学艺术创作奖,投拍的新农村建设纪录片《情洒金星村》,荣获首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暨第三届农村小康电视节目工程纪录片好作品奖……”
看得出来,这些成绩至少已经让阿保有了走下去的信念,现在的西宁圣雪影视传播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了一家致力于影视创作、专题广告、传媒领域的综合性文化传媒企业。
创业青年:熊生伟
创业最低谷:活多人少
看似貌不惊人的他有着不寻常的经历,当过机修工,跑过业务,在水电站搞过运行,从当初想进设计单位找不着门路,到为了学技术免费打工,再到成为青海鸿源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熊生伟走了两年多的时间。我们前去采访的那天,正赶上公司乔迁之喜——从青海青年创业园2楼的办公室搬到3楼。之所以搬家,是因为公司规模越来越大,现有场地不够用了。
这个自主创业的年轻老板,还带动了更多的年轻人就业,实现了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社会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