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区域
交通网络密织提速京津冀一体化
(本报记者:武岩生)
“奥运会后,我们还将上马很多新项目,如承秦高速公路,天津到秦皇岛的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城际轻轨。参与奥运的机会让秦皇岛这部‘车’启动了,奥运会后,它会提速更快。”秦皇岛市一位官员,在谈及奥运后秦皇岛的利好影响时,非常兴奋地说。
正如这位官员所说,奥运会召开,不仅带给北京一场现代化盛宴,更大大提速整个京津冀地区的一体化进程。
“共识不少、呼声挺高、进展不快”一直是京津冀区域合作多年进展缓慢的鲜明写照。不过有目共睹的是,通过举办奥运会,已经大大提升了整个区域内的产业结构水平、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推动了区域内旅游业发展,加强了区域内经济合作。
■得益奥运时空距离缩短
“北京奥运给京津冀地区留下了良好的硬件基础,今后合力打造沿高速公路形成的产业带、借奥运东风加速京津冀产业和城市经济一体化,更应提升到国家规划的高度来做。”省社会科学院杨连云研究员这样表示。
杨连云表示,中国申奥成功后,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潮席卷了京津冀一带,京津高速公路、津蓟高速延长线、京津城际铁路等相继通车,加上正运行的京津塘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正线,这些交通大动脉,将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的有关城市距离拉近,时空距离缩短,三地的经济活动半径扩大,京津通勤圈、京津冀都市圈快速交通体系初步建成。奥运前夕,京津半小时高速城际铁路的通车将这股热潮拉向了高峰。“可以说,北京奥运会工程和相关建设项目成为拉动‘十一五’时期北京乃至津冀经济增长的驱动器。这个驱动器一旦开启,今后一段时间内,作用都是巨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