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奥运,交通继续大提速
据了解,目前京津冀正在合力打造沿高速公路形成的产业带,共同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今后在金融、交通、物流、中介服务、京津冀旅游等服务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此外,在与河北省及环渤海其他地区的合作方面,天津与河北的唐山、廊坊、沧州,以及山东的潍坊、德州、滨州、东营等地,围绕产业配套、港口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合作。
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天伟表示,北京奥运会加速了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今年上半年,一批连接京津冀都市圈的高速公路、铁路的建设与竣工,使各城市间联系更加紧密,直达时间仅需一两个小时,京津冀交通网络进入“高速时代”。
而京津城际铁路更是大大拉近了天津和北京的距离,更重要的是将天津纳入以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中心,半径约100公里,通过高速公路和城际快速轨道实现1小时的交通圈,能够更加便捷地分享区域一体化“红利”。按照《环渤海京津冀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2005-2020)》,到2010年将“建成北京———天津———塘沽城际轨道交通线,构建京津冀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主轴”。
“可以说,高速便捷的交通网络,是区域一体化的前提,也是结果,有了人流物流,然后才会有资金流;交通提速了,随之而来的,区域合作成本会降低,产业布局会更加合理化,经济基础和环境容量才能放在一个更大区域背景下来勾画”,杨连云认为。
后奥运时代,京津冀区域将推进以北京为中心,以京津为主轴,以石家庄、秦皇岛为两翼的环渤海地区城际客运轨道交通网络建设,京津城际轨道开通后,还将推进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实现5小时从北京抵达上海。另外,建成京津第二高速、京承高速公路等;开发建设曹妃甸港区,加强与天津港、京唐港、秦皇岛港、黄骅港共同组成的渤海湾枢纽港群海洋运输体系的协调,力求基本形成以北京为核心,方圆500公里区域内重要城市间的陆路“三小时交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