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信此次清理门户,除了为股东利益考虑外,更深层的原因,则是形势逼人——在国企整合、客票直销时代来临的不利形势下,中航信试图强推一站式平台,在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壮大自己,避免被整合的命运。
在庞大的机票利益链条中,中航信一直处于最上游,现在它也有意下探。
自7月20日,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信)在国资委网站上发出“绞杀令”通告以来,它与票代之间对垒的战火已经烧了一个月。据此通告,中航信将在全国范围内清理违规外挂机票销售平台,受此影响的“黑票代”将以数万计。
不过,据记者调查,一些外挂机票销售平台的业务依然在继续,只是在中航信的重压之下变得更加隐蔽。“中航信想杀死我们,但这个行业如同‘野火烧不尽’,在和中航信的游击战中很快就会‘春风吹又生’。”8月16号,广州一家外挂平台的负责人王栋(化名)告诉记者,现在他的出票业务仍照常进行,收入未受影响。
听到这个消息,一位要求匿名的中航信人士态度坚决地告诉记者,“我们不会妥协,清理还会继续,这将是中航信肃清行业内乱的一次持续举措。”
作为贩卖信息和系统的中航信,原本对于“封杀”有着合情合理的解释。但在行业内的一片质疑之中,中航信的“清理门户”却被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偷电”与“堵水”
7月的暑假原本是机票销售的旺季,但是同在广州的小谢却遭遇了这个夏天最大的“寒流”——7月20号中航信封杀外挂平台的消息一宣布,他就成为了率先被开刀的对象之一。
“原本机票代理就没有什么门槛,两台电话、一个电脑就可以搞定,我们利用外挂平台进入中航信系统进行机票销售,一方面靠卖票养活自己,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中航信的销售量,大家共赢。”小谢告诉记者,在广州像他这样的黑票代数不胜数,所需要的也只是“一些业内的人脉资源”。
不过,小谢这样的外挂平台,却让中航信深恶痛绝。“给民航信息系统运营带来了安全隐患;扰乱了正常机票销售市场的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利益;造成虚假行程单泛滥。”在通告中,中航信历数了这些违规外挂平台的三大罪状。对此,小谢却感到很委屈:“我们都是老实做生意的,除了没有取得有中国航空运输协会(CATA)颁发的资格证书,其他都和正规票代没有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