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说的秘密”
现在,中航信上下对“封杀门”无不三缄其口。不过,一位不愿具名的航空业内人士却告诉记者,中航信“封杀门”背后其实有着更深层的商业逻辑和战略考虑。
首先,违规外挂平台不仅仅在中航信身上达到“偷电”的效果,更搅乱了航空公司的销售计划。据其介绍,原本航空公司的销售执行的是地域化管理,比如北京-上海的机票,北京的票代销售可以根据“3+2”%的原则拿到最高返点,而重庆的票代则只能拿到3%返点。
外挂平台的出现却让所有代理人都能共享到最优越的返点政策,只需通过技术手段挂在某家大票代之下。“这让航空公司头疼不已,比如一年预测20亿的代理人费用,很可能因为这些违规平台的出现变为了25亿。”
来自某国有航空集团的信息负责人也向记者证实了这种说法:“尽管航空公司都意识到直销的好处,但在目前中国的市场上,分销毕竟还是主流形态。这些非法平台搅乱了航空公司的分销成本,也让航空公司的受益管理变得愈加困难。”
航空公司的困扰,也是中航信整顿外挂的动因之一。在中航信的股东构成中,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南航、东航、中航(国航)、 海航、深航、上航等多家国内航空企业共同持有其65%的股份。为股东“排忧解难”,自然也是中航信的义务之一。
事实上,无论是外挂还是黑代理,都已经存在多年,中航信和中航信股东的几大航空公司们对他们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方面,对中航信来说,这些外挂和黑代理,占用中航信系统资源不大,相反中航信还能间接收到一些费用;另一方面,二三线地区的机票销售也确实需要这些“山寨部队”。
既然早已默认多年,股东利益显然不是封杀的主因。最重要的可能还是中航信自身战略发展的需求。
近几年,中航信曾一度提出做B2C业务,但很快遭到了行业抵制,票代甚至一度不敢在系统中录入旅客的真实信息。去年,中航信又一次提出了类似的概念,构建自己的“一站式平台”航旅天空(LinkoSky),试图打通航空公司和票代环节。按照中航信的计划,这种“一站式”平台涵盖了机票、酒店、机场贵宾服务等几乎所有链条上的服务,这种模式显然不为机票代理界接受。
“这关键在于中航信角色的尴尬。说穿了,它和票代一直都是表面唇齿相依、暗地博弈的关系。航旅天空平台的出现,更让彼此变成了敌人。”王栋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