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围绕企业如何获得利润的是盈利模式而非业务模型。企业存在的本质是利润最大化,企业的生存延续更要靠盈利来支撑。如果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本金,但没有产出,当资不抵债的时候,就只有关门大吉了。前些年,我国的大多数网络公司就是因为只有业务模型,但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型,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不知道如何获取收益,最终悄无声息地走向了末路。所以,在创业的过程中,一定要分清业务模型和盈利模型。
其次,盈利模式是模式化的,能够在一定时期内反复使用的。以家电销售行业为例,国美、苏宁、三联等公司的盈利模式非常类似,它们都是通过渠道来获得收益,即通过收取各种杂费、延期支付货款、快速变现利用头寸进行资本运作等模式来获得收益。这种盈利模式在一定的时期内是可以复制的,前提是国家的法律政策不发生大的变动,外部竞争格局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当然,这种盈利模式也可以在同类型的企业中复制。
第三,盈利模式是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是一种方法和途径。通俗地讲,就是企业赚钱的方法,这个方法决定了企业的未来,也决定了企业相应的投资价值和投资类型。因此,创业者的视点应先聚焦于在产业链的背景下分析企业的价值链,找到其盈利模式的特征,之后关注企业的产品价格、技术水平、投资者关系、管理程序和组织结构等等。
第四,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盈利模式贯穿于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中。从企业发展的周期来说,不管企业处于哪个阶段,盈利模式都是存在的。可能有的时候,业务不挣钱,盈利模式不清晰,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预期,要有清晰的盈利模式,能够让公司的投入得到价值回报,并获得再发展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