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三:创业中要区分业务模型和盈利模型
2年前,我的一个部下用他亲属引入的一笔海外资金开始创业。鼠年春节前,我俩再次相见,听他介绍自己的创业足迹。两年来,他的公司每年耗资人民币一千多万,买了数项专利技术,从事了大量的开发研究,计划和实际开展的项目也很多。按照预期,每个项目都应该能赚个几百亿。但到目前为止,公司投入了2000多万,几乎没有赚到一分钱。他不明白,自己的公司拥有创业成功的技术、业务模式、市场前景和团队,可为什么没有实现销售,没有赢利呢?
我的答案也很简单:他没有搞清楚业务模型和赢利模型。有了业务模型只是说明你的公司有事情做,并不说明你有钱赚。业务模型可以通过自己投资来实现,但要实现盈利却并不那么容易。反思我这位部下,他的公司虽建立了业务模型,却没有清晰的赢利模型,所以虽然有那么多的专利、研究,但是没有实现投入到产出的转化,或者产出的不是利润,而是技术进步填补空白之类。
结论:
在创业的过程中,我们要分清业务模型和盈利模型,不能将从事的业务和业务能否挣钱混为一谈。史玉柱之所以成为一个商业奇才,是因为他一下子抓住了赢利模型,“脑白金”、“征途”都是如此。业务模型是盈利的一个工具,是一个手段,不能把他与盈利模型混淆。往往,创业者将业务模型当成自己的目标,这是错误的。若要创业成功,不仅需要有成熟的业务模型及模式,还需要有完善的盈利模型。所以,创业者的眼睛要时刻关注自己企业如何实现盈利,只有实现利润,企业才能得以生存,这才是企业存在的真谛。通过此文,我希望给即将创业的朋友,包括中小企业,也包括打算进行多元化投资的大型企业集团敲一下警钟,期望大家都能理解这个浅显的道理。在创业路上,少走弯路,更快地更好地抵达山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