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城市化的推动力也是一个因素,这一点和日本当初不同。1980年代末日本的城市化率已经很高了,进一步城市化的空间不大。但中国的城市化与房价的关系取决于城市化是以怎样的形式进行的,如果是以农民进城的形式,房价就会上涨,但如果是以把农村变城市的形式,农村就会出现多余的房子,房价就会下降。
刘洪玉:作为投资市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股市和楼市存在着较密切的关联关系,但中国股市和楼市之间的资金转移流动规律,还缺乏科学的定量研究结果,大多数人只是看到了有人把炒股赚的钱变成了房产,有人把房产抵押或变现获得的资金投向了股市。通常情况下,股市好楼市也好,股市不好则楼市可能好、也可能不好,不能简单地认为股市不好是因为钱流到房市了。
我们分析研究房地产市场的时候,常常是根据房地产市场的历史变化趋势去预测未来。实际上,中国在快速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中,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性越来越大,以便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更高的生活质量。这就形成了美国经济学家定义的“超级明星城市”,在这些城市中,房地产市场不再仅仅是本地人的市场,城市住房价格与当地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背离程度不断提高。如美国的洛杉矶、旧金山和纽约等,这些城市的房价收入比超过了10倍,但资本和劳动力仍然争相流向这些城市;相反,房价收入比只有2-3倍的底特律等城市,却是净流出。原因很简单,资本和劳动力流动时,其追求的不是房价高低,而是城市质量、发展潜力和发展机会。我们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城市间住房价格的差异反映了城市发展质量、潜力和机会等的差异。资本和劳动力向中心城市流动,是导致这些城市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房价上涨的动力分析
《21世纪》:您认为中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到底是什么因素支撑着中国的楼市一直往上走?
刘洪玉:价值和价格的背离就是泡沫。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经济体系中存在泡沫是一种常态。泡沫是时时刻刻都存在的,需要弄明白的是如何量测泡沫并判断严重程度,以及泡沫是处在积累还是处在吸收过程。
支撑房价上涨的因素很复杂,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我们通常把这些因素划分为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技术因素、资源环境因素、国际因素和市场内部因素。社会因素包括人口、家庭、住房倾向和偏好、文化传统等,经济因素则是经济增长速度、收入水平及其增长速度、借贷资金易获得性及其成本等,政治因素包括住房制度、产权制度、政府财政政策等,技术因素包括新建造技术、新建筑材料的应用等,资源环境因素包括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状况等,国际因素包括国际间的资本流动、汇率等,市场内部因素则包括供给数量、弹性、成本等。如果结合到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实际,则房价上升主要受: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住房需求旺盛、土地资源约束且价格上升、资金可获得性高且成本低、供不应求(虽然市场透明度不高可能导致误判)下的投机炒作行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