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您认为下一步会否进入加息通道?
哈继铭:我的结论是不会。为什么?货币政策是以稳定物价或者说稳定币值为目标的,近来中国的通货膨胀率确实是在上扬,上个月达到4.4%。但是我们不能仅看公布的通货膨胀数据,分析它的构成,我们发现通货膨胀主要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加快推动的,而非食品价格的上涨速度却是一路下降。前两天美联储主席在接受国会听证时,被问及这么一个问题:美国是否要加息?他回答,首先我要看粮价和油价上涨是不是传导到了美国?第二我要看通货膨胀的上升是不是造成了人们加薪的要求,从而使得劳动力成本上升,最终把非食品价格推上去。
我认为这两个情况在中国均不存在。今年6月,蔬菜价格没有出现往年季节性大幅下降,肉禽价格出现6%的上升。肉禽价格的上升与粮食价格上升有关。蔬果价格坚挺与某些地区旱涝有关,这是短期的季节性因素,难以持续。现在的猪肉价格处于高位,但从美国农业部最近公布的数据看,未来一年全球的玉米库存将会上升,中国玉米价格期货价格涨幅趋缓,因此今年的玉米价格涨幅难以大于去年。无论是软的大众商品,还是硬的大众商品,或是货币增速都不如2004年上涨得快,因此,我很难想象今年的通胀会超过3.9%。其次,由于中国的单位劳动力成本下降,这几个月工业品的出厂价格涨幅也在下降。这十多年来,单位劳动力成本的下降是伴随着人口红利出现的,也就是说社会上工作年龄段的人多,被抚养的人口占比就少,整个社会劳动力的供应就很充沛,失业率也很高。和1980年代的日本不同,中国的单位产品劳动力成本是向下走的,因此未来中国的利率不可能出现大幅上涨的趋势。
单伟豹:关于房价上涨的因素,媒体经常说到垄断经营。2005年,全国房地产18000个亿,万科做了一百零几个亿,还不到1%,所以说垄断经营使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是不可能的。以香港为例,香港8%的房地产被寡头垄断,但是1997年房地产价格下降,他们一点办法也没有。所以说房价是由供求的交叉点决定的,而不是由开发商决定的。
《21世纪》:在推动房价上涨的因素中,“炒房团”似乎已经成为众矢之的,那么,炒房团是房价上升的导火索吗?
陈淮:借用前不久“纸馅包子”的说法,2004年媒体告诉我们,上海的房价暴涨了40%,我们派出最高层调查团,证明是“纸馅包子”。2005年媒体又告诉我们,上海出现了大规模团购,我们又派出高层调查团,结果证明是“纸馅包子”。2006年媒体又告诉我们,上海房价一个月上涨了70%,受国务院领导批示派出高层调查团,又证明是“纸馅包子”。
哈继铭:为什么有人炒房子?如果房价没有基本面的支撑是怎么也炒不起来。现在储蓄率比较高,顺差和外汇储备较大,反映到货币上就是货币供应速度较快,最终产生的结果要么是推高物价,要么是推高资产价格。但储蓄率较高的情况下物价很难被持续推高,于是大家就去购买房产,房价必然上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