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醒”迹象
不过在近期,电子杂志似有回春之像。
百度指数上有一组有趣的数据:“电子杂志”在8月2日后,媒体关注度陡然上升,8月4日突破100,而之前一直在50以下。
“我不太清楚为什么现在大家会唱衰这个行业。公司死,并不代表行业会死,大浪淘沙是必然的。”在汪东风看来,互联网的创业规律显示,新兴行业会有3年之痛,3年就能看出其生或者死,而在这时,各家公司通常会经历死亡之谷,跑在前面能迅速冒尖,动作慢的便被洗牌、被并购、被淘汰,最后剩下两三家霸主。
电子杂志行业经历4年后,业内看到的是全军覆没,但汪东风把这比作黎明前的黑暗,“电子杂志行业会朝什么方向发展,现在下结论还太早,既然数字发行在未来会是主流,那么数字发行渠道就会存在,只是大家通过何种终端来接收还无法估计。互联网上也会出现像‘中国邮政’一样的发行渠道。”他告诉记者。
如果说电子杂志是在等待黎明,那么ZCOM的裁员风波,在汪东风眼里看来则是知错掉头的行为,因为互联网里的公司永远都在以小步伐调整,没有人从一开始就对。
“电子杂志的经营只需要30~40人。”汪东风认为,对人员的控制正是失败后的经验所得,今后要注重减少管理成本,把握人才素质,重视精英。
而另一方面,ZCOM裁员是因为公司将业务重心转移到FlashGet上。可惜的是,由于比迅雷晚了一步,FlashGet的市场份额从2005年还占90%,到2007年只剩下40%。
“ZCOM没有死,甚至比大家想象中的要好很多,只是它更低调了。”鉴于业务的调整,汪东风认为ZCOM的最新信息不宜早公开,先默默耕耘。
病相之三:高烧

病相之三:高烧
以前是烧带宽、服务器、存储,现在是烧版权。长期烧钱的网络视频,高烧仍未消退。投资者忧心,创业者焦心。
网络视频:高烧难退
7月28日,华友世纪在年度股东大会上,决定正式更名“酷6媒体”;在此之前,华友世纪将其无线增值服务和唱片业务剥离给了母公司盛大网络,网络视频已经成其主营业务。这意味着,在成立4年后,酷6终于实现了曲线上市,它也成为网络视频领域第一家上市的企业。
但是,资本市场似乎对这个“第一”不太买账,在宣布更名次日的纳斯达克早间交易中,华友世纪交易量为零,股价未有任何变化。而酷6的上市也没能给视频行业带来一丝轻松或兴奋。
在经历了几年的“高烧”之后,这个行业似乎成了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投资者忧心,创业者焦心。
以前烧宽带 现在烧版权
8月5日,土豆网宣布完成了第五轮5000万美元的融资,融资总金额达到了1.35亿美元。而整个独立视频行业的融资规模已经超过了5亿美元。对这一现状,互联网专家谢文表示担忧,“这么高的融资额,创业者还有多少股份?要上市,估值多高才能收回成本?”
早在2008年9月的互联网大会上,酷6网创始人李善友就表示,“2009年是网络视频的春天”。后来的事实证明,2009年不仅没能成为行业的春天,各家视频网站之间还因版权问题打得不可开交。
“谁也没有想到视频这么烧钱,而且进来就出不去了。”一位知名视频网站的离职高管向记者感叹。在华友世纪第一季度的财报中,原酷6视频业务亏损达到了710万美元。以这样的烧钱速度,土豆网新融的5000万美元两年也就烧完了。
以前烧的是带宽、存储和服务器,现在烧的是版权。YouTube模式在中国实验失败之后,提供正版视频服务的Hulu又成了视频行业的模仿对象。而视频网站对版权竞逐的结果,是使影视剧的网络发行价一路水涨船高。
据《计算机世界》报记者了解,2009年年初,《金婚》、《潜伏》的网络发行不过是4000元一集,而到了年底,8万元一集已经是平均发行价,另据消息人士透露,新版《三国》的网络发行价已经高达28万元。对视频网站来说,版权的支出已经与带宽不相上下。
“事实上,无论是上市的酷6还是刚拿到投资的土豆,都已经算幸运的了。”业内人士认为,在经历了2006年~2007年的高速发展期、经历过一波投资高潮后,从2008 年开始,只有土豆、优酷等几家市场份额靠前的公司拿到过追加投资,获得首轮融资的约50家视频网站中,有幸获得第二轮融资的公司不超过20家。
戈壁投资合伙人徐晨认为,视频行业的业务模式高度雷同,一旦有大量的投资进入,这个行业的格局就会在短时间内明朗下来。“而差距一旦形成以后,处在跟随位置的公司或许还能继续运营一段时间,但赶上来的机会已经微乎其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