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就是剩者为王。”谈起当下的网络视频市场,清科集团总裁倪正东表示,视频行业爆发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虽然坚持下去也不一定成功,但现在放弃就意味着前功尽弃。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知名视频网站都已经丧失了创业型公司的朝气,管理层换了一拨又一拨。如今对于他们来说,上市更多地是为了“解套”,有些网站甚至与广告商合谋作假,提高公司业绩以图早日“脱离苦海”。
又遭“抢逼围” 为别人做嫁衣裳
与高投入相比,视频网站盈利能力却不见起色。有业内人士指出,至少到目前为止,市场上几家主流的视频网站还没有任何一家真正实现盈利的。究其原因在于,其营收过度依赖互联网广告。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网络视频市场总体收入规模达到8.44亿元,虽然同比增长95.4%,但同期全国电视广告收入675.82亿元,同比增加66亿元。
一位资深广告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网络视频作为新媒体,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在广告上很不靠谱,因为广告投放是一种“非理性行为”,90%以上的广告主、广告代理是“别人怎么投,我就怎么投”。
在他看来,网络广告之所以在2004年才爆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那些掌握广告投放权的人开始上网了”,但是这些人极端保守,即使能够证明投电视是“傻砸钱”,投视频是大势所趋,他们也不敢贸然转向。“目前来看,投电视至少没有风险,同行们都还在投,老板或者客户也不会怀疑他拿回扣。”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到目前为止,网络广告仍不足全年广告业投放总量的10%。
而网络视频行业在谢文眼中更是典型的“高风险、低回报”,因为“既无市场门槛,又无技术门槛,谁有钱都能做”。在采访中,不少视频行业的从业者都坦言,视频行业的竞争其实一直处在资本博弈的阶段。
视频网站们惟一值得欣慰的是,几年下来,中国网民使用网络视频的习惯已经养成,有数据显示,2010年国内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将达到3.88亿人,占整体网民比例已达到94%。然而,由于网络视频服务缺乏用户粘性,优酷、酷6这些苦熬了多年的创业者们似乎不经意间为别人做了嫁衣裳。
刚刚过去的世界杯营销中,拥有电视台背景的央视国际通过版权分销、互联网广告、手机收费等方式,收入突破5亿元。而传统门户中,搜狐也率先出手,在影视版权购买上大刀阔斧。据互联网流量监测分析机构comScore最新发布的数据,搜狐视频连续两月在国内视频网站视频播放量(VV)统计中位居第三,仅次于优酷和土豆,在营收方面更是与优酷、土豆不相上下。
谢文一直都不看好视频网站的前景,在他看来,视频跟图文一样,仅仅是一种信息载体,载体只有与用户或者内容结合才能体现其价值,而传统门户已经累计了上亿的用户,电视台则有很多独家的内容资源,两者都比独立的视频网站更有优势。
“归根到底,视频网站并没有成功地利用‘互联网效应’。”谢文指出,对于创业者而言,选择一个行业和商业模式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在短时间内以应用或服务累积用户,尤其是培养用户粘性。“一旦别人发现要争夺你的用户成本很高时,它就不可能再打得过你。而这也正是视频网站创业者们所缺乏的。”谢文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