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报业发展更重要的是思维的转变
在保持固有报纸内容生产水准的同时还要抽出精力在新媒体这片未必是蓝海的领域里试水,这让杭州报人难免感到辛苦。毕竟面对的是差异化的媒介形态,策略背后更需要思维和观念的积极转变,报业以保留存量扩大增量为目的的转型应该在转变思维的前提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杨星(《都市快报》总编辑):目前《都市快报》已拥有手机报、周报、视频新闻、19楼,并在试水电视新闻制作。如果说全媒体业态是报业发展的突破尝试,那么实现其的标准应该是产品为用户接受,要根据新媒体用户的需求去做产品,从平面媒体传统思维中跳出来。
王纲(《今日早报》总编辑):作为集团的第二份都市报,不可能拥有大量资金在互联网上单独投入发展,我们认为,未必办门户,但要掌握互联网终端读者,钱江报系内容要集中吸引有上网习惯而非有阅报习惯的人。我们依然生产《今日早报》这张报纸,但很多资讯会集纳到不同媒体上,介质并不重要,关键是原有新闻团队能否生产出有价值的资讯,让受众在海量信息中定制你的信息。
全媒体更需要专业传媒人才
当纸质新闻稿、网络新闻、视频新闻、图片、手机终端产品等多元产品开始进入报社生产流程时,仅仅会采访写稿和编辑的文字记者难免产生危机感,惟恐应付不了多媒体发展趋势。于是,半路出家拿起照相机、摄像机边学习边实践成为媒体人的新时尚。在新闻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新闻专业人才需要在掌握采写编评之余进一步加强传播实务的学习和实践,知悉新闻媒体经营管理运作规律,将公共关系学、广告学以及媒介经济与管理思想运用于实践,才能在媒体职业发展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李建国(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社长):从2007年至今,报业人才确实需要更全面的素质构成,即现代传媒人才。当前,全媒体人才、投资理财人才和文化创意人才奇缺,广告、会展、出版策划人在报业全媒体战略的实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