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这些问题后,下一步还要面对技术的产业化。新奥所设想的方式是通过公司加盟来推行技术产业化。它计划向加盟公司传授养殖、反应、收集等各个环节的技术,但将榨油的关键技术掌握在手中,以控制整个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尽管前景看上去很诱人,但王玉锁坦言,若要达到与现有能源竞争的水平,生物柴油技术的成功可能还要等到2016年以后。
转型中,王玉锁还要承担投资风险,要不断试错。比如初期新奥曾尝试买入地方的热力公司,将原来的锅炉炸掉,进行多联供改造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做了两个,发现不行,投资太大,这种重资产模式不适合民营企业。”王玉锁说。2007年,新奥对转型战略进行调整。这项调整使得最初的一些思路发生了变化,包括煤化工等在内的高投入项目不再继续扩大,而转向以技术为核心的轻资产项目,其中最重要的是泛能网。
转型的曲折和困难对每个人的耐心都是考验。几年来,对于新奥的发展方向与路线,不仅在外部有不同声音,甚至王玉锁自己也绝望过,“2010年和2011年,是最困难的时候,诸多技术还摸不清楚,没有什么突破,真的一筹莫展,想到投了那么多钱了……”王玉锁说,自己几乎要放弃,如果自己是政府派来的,早就被炒了。
王玉锁表示,一直到2012年,超临界、催化气化、污水处理以及能源搜索引擎等各项技术才陆续取得了突破,成果一点一点出来,“搞清洁能源这么多年,我发现必须有耐心才行,跟长跑一样。你要是用跑百米方式做这个就完了。”
王玉锁给他的研发团队定下了时间表。“(研发周期)10年是忍耐的极限,除去2年缓冲期,我给他们8年时间。”在他看来,在长周期的制药行业中,通常的产品开发时间就是8年,而新奥的各项技术研发时间绝不能超过于此。
新奥启动最早的一项技术研发(生物能源)是在2007年,8年之后是2015年,恰好是城市燃气行业面临变革之时。王玉锁希望他的技术团队能赶在这一天到来之前做出真正的突破。
踩点之机
为了发展多种清洁能源,这些年新奥还涉及了热门的光伏行业。与一般的光伏企业不同,新奥没有采用晶硅技术,走的是硅基薄膜技术路线。在2012年2月举行的中美经贸合作论坛上,新奥集团与美国内华达州签订了合作意向书,计划在内华达投资50亿美元建设包括光伏发电基地和光伏组件制造基地在内的清洁能源生态中心。当然,光伏发电成本非常高,与传统能源相比,短期内还无法拥有竞争优势,尚不能承担清洁能源转型的重任。
其实,对新奥来说,核心资产只有两块,一块是城市燃气分销网络,一块是煤基、光伏、生物柴油等清洁能源生产端,如何将分销网络和生产端整合与连接起来?这成为王玉锁的新生意,也就是被王玉锁寄予厚望的“泛能网”项目。在新奥所研发的各项技术中,它被作为可能最早实现产业化的一项。
简单来说,“泛能网”是一个统筹各种技术和分布式能源的平台。通过它连接生产端和应用端,并与计算机云服务系统相接,实现能量和信息的协同,从而降低能源成本。泛能网的推出成为新奥转型的一大载体。2008年以来,新奥相继与洛阳、长沙、福建等21个省、市、工业园区签订了节能减排框架协议,帮助用户提高能效。随着新奥转型的深入,其客户群也由单一的民用、车用转向大型工业园区、综合性医院、大学、机场等多行业。
相比其它技术,“泛能网”概念的提出时间要晚得多。2009年9月初,甘中学与王玉锁在美国华盛顿去见能源部长朱棣文的路上,向后者提出了这个概念。甘中学当时说,新奥已经有燃气应用终端业务,也有光伏等生产端业务,迫切地需要一个中间桥梁将两端连接起来。这个概念和智能电网有些类似,但新奥还拥有燃气网等输送物质的网络,相对而言更全面,因此称为“泛能网”。
乍听上去,泛能网有些云山雾绕,但王玉锁、甘中学等对此信心十足。在他们看来,地方政府重视节能减排的今天,各地都重视能源,原来是分开规划,供气的有规划,供电的有规划,供热的有规划,交通有规划,却没有整体规划,“未来的经济是网络经济,谁能最先把物质网、信息网和能量网结合在一起,谁就是最终的王者。”甘中学说,“泛能网”没有失败的可能,只是面临着小成和大成的区别。所谓小成,是上百亿的收入,而大成则是千亿以上的收入。
尽管如此,这项技术到底能为新奥提供多少前行的动力仍需观察。目前,新奥已开发了二三十个“泛能站”(泛能网的一部分),一切还处于初期阶段。最大的两个项目是青岛中德生态园和廊坊生态城的建设。这是两个城市区域项目,前者的一期工程已经有了一些结果,运营中心和初期的泛能站都已经完成建设。
“我们是服务提供商,按照客户的需求,对提供的泛能网解决方案收费。”甘中学说。目前,“泛能网”业务里的一些项目已经实现了初步的收益,更大规模的赢利尚需要等到新奥在这个领域积累更高的品牌信任度之后。甘中学介绍,从2014年开始,“泛能网”业务将有一个比较快的发展,2015年将迎来井喷。但是,每笔服务数百上千万的金额,看起来还很难成为新奥的主力业务。
目前,新奥以甘中学所带领的技术团队为基础成立了智能能源集团,希望以此为主体再造一个新奥。新奥则在技术研发上投入重金,摊到每年的研发费用占比远高于同行。
这意味着王玉锁必须与时间赛跑,毕竟新奥不是不愁经费的研究院,亦不是财大气粗的国有企业,它需要获取投资回报,“我们正在筹备今年的销售会议,讨论怎样销售我们的服务。”王玉锁说,新奥要把未来的点踩好,早了是先烈,晚了跟不上。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