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厄姆的文章中讲述了他在1998年初与雅虎第一次会面的故事。他向雅虎提出“营收循环”的概念,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从雅虎的搜索流量中获取更多的价值,但令人惊讶的是,雅虎“似乎并不在意。”不过雅虎收购了Viaweb。后来在雅虎工作时,格雷厄姆亲眼目睹了雅虎对搜索的战略价值的忽视:他们认为那仅占雅虎总流量的6%。“只要他们的客户为旗帜广告开出了大额支票,他们就不把搜索业务认真当回事来看。”
格雷厄姆谦虚地说:“当时我自己也没有意识到搜索流量有多大价值。”恰恰相反,我记得很清楚:1997年时我与格雷厄姆坐在一起讨论过,我们一致认为,在互联网上最宝贵的、最具战略地位的就是搜索了,我记得我还想过一起联手,把我们合并后的公司出售给雅虎。为什么他和我看到了搜索的重要性,而雅虎这么一家搜索引擎公司本身却没有看到呢?那是因为我们有一个独特的优势:背景。我们的客户是一些渴望被雅虎搜索结果列在显眼位置上的小型企业,我们每天都在跟他们交流,而雅虎当时甚至都不承认他们是客户。
但是,我们都不是领悟到搜索的真正价值的第一人。
在那之前几年,巴尼斯特在学生宿舍里成立了一家公司Submit-It,帮助网站站长提交网址到多个搜索引擎和目录。巴尼斯特看到他们客户们非常希望在搜索结果中获得显眼的位置,到 1996年,他天才般地构思出一个被他称为“关键词”的理念:销售搜索结果列表,让客户对列表中的位置进行竞标。这个模式和今天的AdWords或多或少有些像。巴尼斯特开始向大家兜售这个理念,有些人很欣赏这个理念,其中就包括IdeaLa的比尔·格罗斯(Bill Gross),以及LinkExchange的托尼·谢(Tony Hsieh)、桑杰·马丹(Sanjay Madan)和我。
比尔·格罗斯显然看到了这个理念的美好前景:他在1998年推出了Goto.com(就是后来的Overture,现在归属雅虎旗下)。
由于背景关系,托尼、桑杰和我也喜欢这个主意。 LinkExchange为将近100万家小网站的站长提供产生流量的服务。每一天我们的客户都在发电子邮件给我们:“你能帮忙把我的网站列在雅虎搜索结果中的显眼位置上吗?”这让我们自然而然地意识到,对某个搜索查询的最佳位置进行拍卖是个非常高明的主意(也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LinkExchange收购了Submit-it,而我执迷地想要实现巴尼斯特勾画出的蓝图,我决定通过跟顶级搜索引擎合作来实现它,先从巨头雅虎开始。
我们去向雅虎兜售按位置收费和在搜索结果旁边做关键词广告的主意,从1997年到2000年间,去了十多次。尽管一再遭受拒绝,在每次找到新的方式展示这个理念,或是找到新的数据来支持它的巨大赢利机会时,我们仍然会去向雅虎管理层中的每个人宣扬它,可惜一切都是枉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