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泡沫?
尽管格雷厄姆将雅虎的衰落归结于两个因素的结合,我认为互联网泡沫中“容易赚的钱”是主导因素。“容易赚的钱”不仅是雅虎的致命弱点,也是那个时代其他公司的致命弱点。无论技术高手和公司高层是多么有天赋,泡沫的动力使他们几乎不可能避开“容易赚的钱”,因此也就无法集中精力到创建有持久价值的业务中去。
泡沫时代的教训对今天仍然适用:“容易赚的钱”或“容易获得的流量”可能非常危险,对大公司和初创公司皆是如此。
正如互联网泡沫为90年代后期的很多公司制造了危险环境一样,类似的危险在过去几年中也周围着Facebook应用平台及其“容易赚的钱”或“容易获得的流量”的诱惑出现了。我的初创公司iLike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我们在Facebook平台推出后头几个星期种享受了“容易获得的流量”,它让我们对未来过于乐观,并给我们造成一个进退两难的困境:是维持Facebook产生的流量,还是到其他地方去创建有持久价值的业务?
虽然从表面上看来,Facebook应用平台是可以让公司建立持久价值的地方,但实际上它不断变化的动力会系统性地奖励那些追逐“容易赚的钱”或“容易获得的流量”的开发商。正是由于看到了这一情况,很多大型的社交应用程序开发商成功地进行了业务转型。其中一些已经创建了和Facebook无关的Cye.com.cn业务(特别是Flixster,它曾以Facebook上的电影小测验程序闻名,现在它开发的手机应用程序拥有超过2千万次的iPhone、黑莓和Android下载量。还有曾以“Pick Your 5”应用程序闻名的LivingSocial,现在它成了团购网站GroupOn的竞争对手),一些则出售了公司(特别是Slide和 iLike)。而社交游戏领头羊Zynga是否会离开Facebook(或出售)?Facebook又能否改变其应用平台的动力,成为一个能让公司建立持久价值的地方呢?我们都将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