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董事总经理龚寒汀建议,创业板发审委应提高审核透明度,应该对创业板被否企业的相关审核信息充分公开。“对上市被否的企业相关审核信息进行公开,并告之被否的详细原因。这有利于以后推荐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企业上市,对其他创业板上市企业审核工作还将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
海通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路颖也对提高发审委审核透明度表示赞同。她说,作为券商机构,十分关心创业板上市企业审核完成后的信息透明度,以及怎样将相关审核信息公开。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邓建新认为,创业板审核制度在大的框架方面与主板没什么区别,但是由于创业板企业高成长性的特点,其具体的审核理念以及审核方式将有所不同。对此,他也建议制定相关审核工作指引,便于发审委、机构和企业对创业板审核工作进行总结归纳。
宋萍萍也认为,制定审核工作指引很有必要,有一个大概的操作指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会更明确。
联合证券投行副总监黎海祥就提高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审核程序、审核效率提出了建议。他说,中国有许多优秀企业想上市,尤其创业板是支持产业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平台,提高创业板审核效率将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焦点三
如何严把创业板上市关
安信证券总裁助理陈若愚表示,券商最为关注的是创业板项目的保荐人签字办法,希望证监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意见,以便券商做项目储备、安排。
陈若愚还谈到创业板项目的持续督导责任问题,他希望管理层在监管券商的过程中应考虑券商实际执行过程中的情况,应该有一个必备程序使得券商履行这一程序后可以明确免责。 本新闻共 6页,当前在第 3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