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创业,就必然依赖各种各样的资源。创业者应该清楚地审视自己所拥有或能够使用的一切资源的情况,是否足以支持创业的启动和创业成功之后可持续地进行。这里所说的资源,不仅指经济上的资金,还包括社会关系,即通过自已既有人脉关系以及既有人脉关系的进一步扩展所可能带来的各种具有支持性的东西。
一份创业规划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取得实际成功,就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对以上三个原则进行了准确地把握,并进行了最完美的结合。
一份创业规划必须将个人理想与社会实际有机地结合,创业规划同样能够帮助一个人真正了解自己,并且进一步评估内外环境的优势、限制,从而设计出既合理又可行的创业发展方向。只有使自身因素和社会条件达到最大程度的契合,才能在现实中发挥优势,避开劣势,使创业规划更具有可操作性。
务实是创业计划的最大要求
马云曾说过:“我不太相信策划的大仙们,我认为蒙牛、小肥羊不是策划出来的,是踏踏实实的产品、服务和体系。”“所以我给所有的创业者,包括你一个建议,少做就是多做,不要贪多,把它做精、做透很重要。”
创业者在开始创业以后,成长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初创企业的创业人无论在制定创业计划时还是在创业过程中,如果过分追求成长的速度,无异于拔苗助长。其实,企业经营好比一场马拉松比赛,不是看谁现在跑得快,而是看谁能在关键时刻跑到别人面前去。
吴炳新曾对史玉柱说:“一个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贪念。企业家的冒进,可能并非全部出于贪念,但风险控制,尤其是财务上的风险控制,应该是一个企业家的基本功。企业因为对投资项目认识不足,往往都“死”在企业最为辉煌的好似有,所以尤其令人可惜。”
初创企业的创始人不能一味地扩大营运规模,而应关注并妥善处理资金预算、市场预测,以及材料、人员之类的相关要素的协调等管理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那么高速地增长只能带来巨大的风险。这一点,创业者在最初制定创业计划的时候就应牢牢地树立务实的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