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期间还有过一次回光返照。1995年8月18日,海南发展银行(以下简称海发行)开业,这是海南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由海南省政府控股。它背负“收拾旧山河”的厚望。然而1997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做出决定将全省28家信用社全部并入海发行。当时信用社已是不折不扣的烫手山芋,大量贷款用于房地产和娱乐餐饮等第三产业,无一例外采取高息揽储的方式吸收存款,有的年利率高达25%。进入海发行之前已资不抵债、无法兑付到期存款。
1998年春节过后,海发行各营业网点前出现了取款人的长龙,原因是海发行吸纳信用社后信用度降低了。有人将定期变为活期,牺牲利息3万多元,还自称“胜利大逃亡”。越向后,海发行规定的每次取款数额越小,愤怒的取款人指着“存款自愿,取款自由”的承诺破口大骂。1998年6月,海发行被迫宣布行政关闭,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家被关闭的银行。
按照省政府要求,多个机关事业单位都将开户行转到海发行,海南发展研究院就转了800多万元过去,这些存款至今仍无下文。“10年了,不要说‘国资冰棍’,就是冰棍杆也化没了。”迟福林慨叹,“那真是个令人痛心的时代。”
除这次大张旗鼓尝试外,已执掌海南证券的文哲还暗中酝酿了另一个突围的宏大计划:他准备杀出海南求生,在全国已建立8个营业部。文哲计划收购20家营业部,同时增资扩股,做大盘子。1997年某日,文哲收到了马蔚华转给他的文件,人民银行总行同意海南证券扩股,但两天后马蔚华又给他打来电话,把文件收回去。总行给海南证券提了一个附加条件,必须要与大型国企港澳国际的子公司港澳信托合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