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事实证明,在这种授权制度下,“黑莓”通过各大移动电话制造商的授权,被更广泛地传播出去,市场因此扩大;RIM公司自身也从单纯的卖设备,转向“无线电子邮件的中间系统提供商”,掌握核心专利权的同时,触角伸向了更广泛的领域。
关于这个举措,In-Stat中国总经理殷建松有个经典的论述:“RIM公司明白如何在这个大鱼吃小鱼的环境中发展壮大自己的秘密。那就是执著地做好自己的核心事业,不拘一格地去和业界合作,使得整个无线电子邮件市场尽可能地成长,利用自己的先发优势成为小行业里的绝对领导者。”用RIM自己的话来说就是:Enable the Market, Drive it Forward(创造市场,驾驭其向前)。这也是其企业精神的体现。
事件营销,优势尽显
“黑莓”真正风靡全球的转机是“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之时,美国通信设备几乎全线瘫痪,但美国副总统切尼的手机有“黑莓”功能,成功地进行了无线互联,能够随时随地接收关于灾难现场的实时信息。后来美国国会给每位议员都配发“黑莓”手机,议员们传输涉及“国家安全”的信息都经过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铁卢的RIM公司的网络运营中心。从此“黑莓”手机成为北美、欧洲精英们必备品之一。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使用“黑莓”的用户已达到1200万。
病毒营销,重视细节
在“黑莓”的推广过程中,还有很多数不清的智慧显现。例如,在“黑莓”发出的邮件下,系统会自动加上一句话:Sent From My BlackBerry Wireless Handheld(从我的无线手持式“黑莓”传送)。正是这则强制的广告语,使得每一个使用“黑莓”的人,成为向还在用PC收发邮件的人士宣传的“基站”。据说,这正是Hotmail等所模仿的病毒营销的鼻祖。
|